归根结底一句话,汽车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最复杂的消费品之一(很可能没有之一),这种情况你不能指望大家都是自带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机电自动化学历的。
而在这个背景下,让消费者理解你的产品、技术,其实是企业必须要做的事。
之前之所以营销杠杆倍数低,不是说这个过程不重要,是大家全都做不好。低基数的情况下,到最后确实就是靠用车口碑。
就像跑哥说的营销杠杆变化问题。
现在呢?人家80分的车能让人懂80%以上,这样就有64分。你120分的车只能让消费者理解40%的东西,这样就是48分。结果显而易见。
而且目前有的厂商能做到让普通人理解到120%甚至150%,80分变成96分甚至120分,超分部分可以理解为是夸大,这才是鬼才,也是为什么六部委要出手。
做不到的也不用不服气,自己回去下功夫,你们传统路线的企业经费并不低,花不出效果不是消费者的问题。
夸大的不用我说,六部委这波打的就是这波。
最好的就是围绕产品实际水平扎扎实实宣传,能把八成甚至九成的产品定义和技术说清楚,就是有良心且会营销的企业了,不需要追求超过100%的杠杆,会炸。
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