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到底想把中国怎么样?很多人还在分析它的关税和芯片禁令。错了!真相是,这些都只是“开胃菜”,美国真正想要的,是让我们变成下一个“苏联”! 其实从这几年美国对华动作来看,套路早就升级了,刚开始还只是贸易摩擦,后来逐步增加技术封锁,到现在已经是经济、供应链、话语权全方位下手。 每个关键节点都不是单独的,背后有着一套系统设计,目的很明确,就是不能让中国凭借制造业和高科技形成自己的新秩序。 美国提出所谓“小院高墙”战略,关上大门可不是重点,核心是精确打击,把那些真正影响未来、可能让中国突破全球格局的技术彻底卡住。 半导体、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一项不落,都被纳入打击范围。 美国甚至联合盟友,把光刻机、最先进芯片的技术链卡死,还不止如此,连部分成熟制程芯片都开始调查,更不允许中国企业和国际头部企业深度合作,这其实是在给中国的长期发展设下障碍。 美国还在打“话语权和规则”的主意。比如在世贸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下手,硬是推动中国“去全球化”,希望把中国以前享有的优惠和特殊地位都剥夺。 这里已经不是简单市场公平的问题了,而是在国际体系中减少中国的话语权,让中国的制度模式被孤立,被质疑,甚至被挂上负面标签。 美国国内对中国的认定也越来越一致,无论是政坛还是企业界、媒体和智库,都把中国看作唯一可能动摇全球格局的对手,这和以前针对苏联的策略极其相似,不只是竞争,更是一场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的较量。 美国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拉帮结伙,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还有东南亚部分国家,都被拉进来,共同设卡,形成全球范围的技术和产业链围堵。 比如芯片联盟、供应链合作,甚至在科技标准、数据安全层面做限制,目的其实就是在全球关键领域“不让中国做大”。 虽然这些国家有各自利益,但在高科技领域还是跟着美国一起卡中国的脖子,中国面临的新铁幕,早就不局限于某几个技术,而是全球性的限制网。 除了技术上的制裁,还会通过限制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甚至通过金融、舆论、社交媒体等软制裁打法,污名化中国的经济模式,称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或者“扰乱全球就业”的制造者。 这种观念本身会影响到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声誉和机会,美国还用金融武器,比如美元体系、国债、汇率波动等,增加中国外部压力,试图动摇中国经济根基。 能源、新能源、稀土矿产,甚至文化交流,统统在制裁名单或调查名单里,可以说,打法越来越综合。 美国还故意激化像台湾、南海这样的地缘摩擦,增加中国的战略消耗,台海军事存在不断加强,南海“自由航行”也升级,逼着中国不得不分散精力,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 这些事情,不只是区域安全问题,其实是美国希望中国一方面防御,一方面发展,始终不能集中突破。 美国的核心目标,是想让中国在内外困局下自我消耗,发展停滞,竞争力下滑,最终像苏联一样失去活力。 仅靠关税和芯片禁令,当然不能让中国倒下,但从多领域多层面发力,就想看看中国能不能自己出问题,能不能自行瓦解,被边缘化而无法挑战美国的全球地位。 美国从历史中吸取了对付苏联的经验,现在的高科技、经济、金融、地缘战术都在组合应用。这不仅是贸易争端,更是一场全球性的体系竞争。 面对这些招数,中国其实早已察觉并准备应对,加强自主创新,“卡脖子”领域尽快突破,推动统一大市场和国内供应链优化,深度布局芯片、AI等核心技术。 在国际上,中国也积极构建新的合作圈子,比如区域自贸协议、金砖机制等,多渠道拉拢发展中国家,共同争取更多话语权。 中国的金融政策布局,也想尽可能降低对美元和美国金融系统的依赖,可以说,是多措并举、内外兼修,绝不轻易让步。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黄仁勋承认后悔!他本想带美芯片技术携手东方大国,却没想到局势突变,让他直言“早知
【5评论】【11点赞】
淡若清風
美国变成了万恶之源,准备战斗吧!
用户12xxx22
别扯淡了!美国现在能保住自己不散架就不错了,已经没能力改变其他了。你以为美国防部为何向国会提交战略转向保卫本土及西半球安全的草案,美国要全面战略收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