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只适合快餐,且需要标注。 饭店的意义在哪?当一个人决定带家人去饭店,或者下馆子的时候,其期待是:饭店有厨师,手艺好,能做出家庭做不出的菜品;同时,饭店的食材丰富,调味到位,能做出家里做不出的味道。其它才是省心,氛围,场合等情绪需求。 所以个人觉得,一个饭店不能简单以出餐速度,翻台率,如何节约成本,从供应链和后厨去降低成本等方式来提供服务,这仅仅满足了企业自身经营和资本的要求;对于消费者的需求是缺失的。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饭店,特别是连锁店,包括最近频繁跳出来为西贝叫屈,甚至叫板网友的那群人,几乎都是从节约企业成本的角度去解释的。这其实违反了餐饮行业的本质。 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放在快餐店就比较合适,人们追求的就是速度和效率,在食品安全的同时,对于口味和氛围的要求不高,几十块的价格,让人们能够接受预制菜。 但饭店这种场景下,依然是预制菜,而且隐瞒真相,且收取昂贵的费用,这不是等于消费欺诈么? 试想,当年很火的舌尖上的中国,如果今天去吃,发现全是预制菜,那么中国味道的文化精髓和体验又在哪里呢? 是不是这个理?
在预制菜进入之前,饭店里没卖过红烧肉吗?
【6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