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一天,5000土匪将解放军包围了起来,意外的是:匪首因听错哨兵一个字,居然让我军成功以少胜多,取得大胜! 权威资料来源:【普定红色记忆】补郎战斗记 1950年初,刚刚解放不久的普定县忽然遭到了土匪的袭击,得知这个情况,组织立即指示普定县委和驻军146团组织精干人马,将这些土匪消灭殆尽。 接到任务后,当地立即行动了起来,可想要消灭这股土匪并不容易。贵州普定县周围的地理环境十分特殊,解放军很快就搞清楚了这些土匪的底细。 可土匪们盘踞在离普定有一定距离的补朗山区,那里山高林密,处在多县交界处,自古就是多民族混杂的地区。 但无论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解放军还是下定决心要消灭这些土匪,自此,轰轰烈烈的补郎山剿匪行动开始了。 盘踞在该地区的土匪,主要是来自织金县的李名山部,他们早年就在当地横行霸道,后来与国民党合作,靠着国民党的援助不断发展队伍。 贵州解放前夕,李名山等人的队伍也遭到了打击,他们被迫躲入了四方洞山脉一带。普定县解放之后,李名山看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从国民党贵州省保安司令部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两个保安团。 靠着自己强大的实力,李名山立即与国民党249师残部会合,又成功收编了普定周围的多股土匪武装,再加上当地诸多地主恶霸们的支持,他拉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队伍。 出于保险起见,李名山将自己活动的主要区域放在补郎山区,利用乌江上游的险阻,再加上周围深山老林的掩护,他们多次袭击普定县以及周围的县镇。眼见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强,李名山有了要抢占普定县的计划。 为了消灭他们,解放军146团组织了武装工作队,进驻了各剿匪区域。 146团的作战参谋贺兰皋带领百人的队伍,保护补郎区的政府,工作队进入各区域后,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四处打击土匪,这给李名山的行动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可他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 武工队见状,又派人打入土匪内部,不久后他们获得了一个重要情报,李名山召集织、普、安、平、郎五县匪首71人,在织普交界的黑土马场肖亮高匪首的碉堡内密谋。 146团的干部闻讯后,立即出动3营8连,在武工队的配合下,悄悄靠近了敌人聚集的碉堡,成功将碉堡围了起来。 可由于不清楚敌人的兵力情况,8连的几次试探性进攻,没有取得太好的结果,最后诸多匪首还是逃出了包围圈。李名山见状非常愤怒,他决定立即动手,于是他召集了各路人马,气势汹汹地朝着补郎区政府围了过来。 起初,李名山根据解放军的动向,认为146团的主力3营肯定还在补郎,于是集结5000多人快速围了过来。结果,3营刚好回县城执行任务,主力部队并不在这里,李名山见此也只能下令继续围攻。 此时,补郎区的情况就非常危险,3营离开后,这里只有贺兰皋等人带领的3个排的兵力,以及部分地方自卫队。他们被5000土匪围住,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贺兰皋等人没有畏惧,他们立即兵分两路,一部分抢先在正面建立阻击阵地,另一部分抢占区政府背后山头和对面屯上的山头,策应正面的战友。 双方很快就爆发了战斗,可事情很快就出现了意外,抢占山头的解放军发现土匪们已经提前占领了这里,并在山上用机枪射击,封锁了部队前进道路。 正面阻击的部队也陷入了苦战,战士们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可敌军人数众多,导致正面部队损失不小。 无奈之下,解放军改变计划,抢占了对面屯上的山头,利用此处与周围高点的敌人周旋。敌人见状立即调集兵力围了过来,战士们只能死死守住阵地,尽力阻击敌人。 随着战斗的持续,解放军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就在这关键时刻,补郎南面窝子寨的146团轮训队听到这个方向的枪炮声后,立即集结完毕赶来支援。这支部队只有百余人,他们强渡三岔河,朝着被围的部队靠拢。 他们的行动很快就被土匪们的岗哨发现了,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土匪岗哨见到增援的解放军有三船人,立即把消息传了下去。结果传了一道又一道岗,传到指挥部的时候,中间有哨兵听错了一个字,“三船人”变成了“三团人”。 正在前线围攻的土匪们听到解放军来了三个团,吓得魂飞魄散,他们陷入了混乱,增援部队在不远处利用火炮发起了几次进攻,匪徒们的部队就彻底垮了,他们立即放弃了围攻,朝着四面八方逃跑。 解放军见状立即追击,成功消灭了大量的敌军。就这样,解放军以少胜多,成功取得了补郎山战斗的最终胜利。
1950年的一天,5000土匪将解放军包围了起来,意外的是:匪首因听错哨兵一个字
寒烟锁重
2025-09-16 22:37:20
0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