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优势是思辨能力,比如看朱元璋打造的“静态农业社会”这件事。从正面看,经历了元末战乱的平民,极其渴望和平,渴望稳定的生活,首先要活下去、吃上饭。朱元璋都满足了,控制了大局,停止了点乱,鼓励农业发展,低赋税,让农民过上了想要的和平、稳定的生活。
从反面看,朱元璋把平民分为农户、匠户、军户,度世代世袭,实际上完全阶级固化,平民失去了上升通道。而且他还用户籍制、路引制把农民死死绑定在土地和原籍,一辈子只能在家乡种地,社会完全静态化。
反过来他给予自己的子孙是全宗室世袭。这样一对比,实际上农民成为整个国家的农奴。
朱元璋这样的制度,最大程度地稳固了朱家的江山。但也导致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朱元璋觉得这种制度和社会能够保朱家江山世代相传,但实际上这种静态农业社会是不可复制的。元末战争导致人口折损将近一半,当地是地多人少。后面随着人口的恢复,开始人多地少,吃饭成了问题,开始出现流民、土地兼并,社会开始暗流涌动,于是明末出现了商品经济。加了隆庆帝开海禁,开始发展各种贸易,让朱元璋的静态农业社会设想化化为泡影。
有的人看到了我揭露明朝各种问题的文章,就以为我是明黑清粉,特别是民粹主义者,更是因站队明朝而各种diss我,但其实我也就是点出明朝的问题,并没有力挺清朝的想法。后面有时间的时候,我会写写明朝至少还能称得上“外儒内法”,在制度上给予海瑞等谏官的生存空间,后面到了清朝,从制度上就完全封死了士大夫谏言的空间,只能当奴才,而不可议皇家政策。
江渐月
清朝要分时间段的,晚清就已经放开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