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一对情侣即将要结婚,不料女方父亲却没收女儿的手机,拒绝她和男方联系,还直接取消了婚礼。原因是女方父亲发现男方出了18.8万彩礼后,女儿借2万块给男方来交房租,他认为既然男方手里没钱办事,就不想让闺女受苦,最终经过协调,情侣双方恢复联系,继续商量婚事。 信息来源:颍淮新闻 事情起因挺简单的。 男方家按当地习俗,把18.8万彩礼一次性给了女方,还准备了3.3万三金,一共都交到准新娘手里。 谁成想,结婚前女儿悄悄给男方转了2万,主要是帮他周转房租这一块。 几天后钱还上了,可这一借,偏就撞上了父亲的忌讳。 女方父亲知道后,当场炸毛:你都结婚了还要跟我家借钱?连租房都付不起,将来怎么生活? 一气之下,他把女儿手机一收,非得让这对小两口断了联系,不准婚礼继续举行。 两边家长顿时吵开了。 男方家说:“我们彩礼一分没少,借的钱又秒还,怎么就成了无能的证据?” 男方父母甚至大呼冤枉,要求要么给个说法,要么把彩礼全退了,双方谁也不让步,场面一度拉满。 这事闹大后,网友们也炸开了锅:有人说“婚姻不是买卖,彩礼是尊重,可借钱这事确实有点傻”。 也有人替老丈人撑腰:“彩礼就是看诚意,看实力,连房租都解决不了,女儿将来吃苦受累谁负责?” 还有人劝解:“两万块小事,要风度不要面子,年轻人自己过日子,出了点经济小岔子可以理解。” 在媒体和亲戚朋友的撮合下,双方又回到谈判桌。 女方父亲放了一个条件:男方得再补点钱,这才算诚意;男方家则说不想再大撒币,要不就按原样结婚,要么退回全部料到款。 一听这话,气氛又紧张了,谈判彻底卡壳,婚礼到底还能不能如期举行,悬念拉满。 说句实在话,中国婚姻里彩礼有法律依据也有风俗支撑。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里专门提到,没登记、没同居或者给付后让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都可以要回彩礼。 这事儿要是闹到法院,法官也得看双方经济状况、彩礼用途以及结不结婚才作判断。 再说地方习俗,南的给个十几万、北的给个几万都差别挺大。 近几年有些地方彩礼越抬越高,直接把普通家庭压得喘不过气。 不少人呼吁要节俭、要理性,别把婚姻当买卖,也别成了比阔气的赛跑。 好在,这对小两口是真心相爱,女方也不想轻易放弃。 最后,新娘实在看不下去,搬出感情牌:“我们感情好,能一起扛生活的风雨,这点经济小插曲算啥?” 有亲戚给男方家出主意,大家掏掏余钱、凑凑心意,虽不多,却也表了心,让父亲稍微松了口。 事到如今,婚礼又回到正轨,只不过这段插曲也给新人和家长都上了堂课:婚姻终究是两个人的事,经济条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信任和担当。 这场风波,说到底就是一笔彩礼引发的代际观念碰撞。一代人把彩礼当颜面、当保障,另一代人看重感情、看重同甘共苦。 其实父亲担心女儿受苦也正常,毕竟“贫穷夫妻百事衰”,他认为男方没能力,担心以后的日子没有保障,其实好的婚姻生活是靠双方一起经营出来的,不是单靠一个人,只要双方好好过日子,同甘共苦,一起努力,肯定过上好的日子。 总之,年轻人的生活,作为父母的也应该给他们空间,不要因为彩礼钱,导致真心相爱的人分道扬镳,毕竟错过一次缘分,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不要让他们的人生留下遗憾。
河南周口,一对情侣即将要结婚,不料女方父亲却没收女儿的手机,拒绝她和男方联系,还
梦溪分享
2025-09-16 15:44: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