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河南一女子做钢材生意接到大单子,对方张口就要66吨盘螺,还打了20万定金过来,女子见对方这么爽快,也没有怀疑,直接把货发了过去。她很快收到了尾款,不料,第二天她的账户就被冻结了,而且是被警方冻结的,理由是,对方给她的这笔钱有问题,可能是别人被骗的钱。 真是现实版“骗中骗”!骗子用赃款订货,商家成了洗钱环节里的“工具人”。货真价实的钢材拉走了,留下的却是一笔来历不明的黑钱。警方依法冻结,商家却货财两空,哭都没地方哭。 这类骗局早不是新鲜事。去年浙江就有类似案件,骗子用诈骗款购买建材,商家账户瞬间冻结,最后钱款退回受害人,商家自担几十万损失。法律上讲,赃款必须追缴,善意商家也难以豁免。 看似天降大单,实则是把商户推进火坑。如今电诈洗钱手段越发隐蔽,往往通过大宗交易“洗白”资金。公安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侦破此类“贸易洗钱”案件同比上升37%,商户中招比率大幅增加。 问题核心在于:为什么被骗的总是守法的生意人?警方冻结账户固然合规,但善意商户的权益谁来保障?法律不能只讲原则不看人情,商户的损失也应有所补偿,而非简单一句“配合调查”就了事。 做生意本就艰难,还得时刻提防背后射来的冷箭。商户得多个心眼,大额转账务必确认资金来源,陌生客户别光看定金爽快。必要时和银行合作设置账期延迟,或通过第三方担保交易。 说到底,斩断诈骗链条不能光靠商户自救。银行得加强转账风控,警方也得提高办案效率,尽量缩短冻结周期,减少对正常经营的影响。社会的防诈网,不该由最末端的人来承担破洞的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防不胜防!”河南一女子做钢材生意接到大单子,对方张口就要66吨盘螺,还打了20
茶韵滋味
2025-09-16 13:37:50
0
阅读: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