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年,东海王司马越在惊恐中死去,10万大军溃败,48位司马家王爷被石勒一波收

史海奇报屋 2025-09-16 11:19:25

311年,东海王司马越在惊恐中死去,10万大军溃败,48位司马家王爷被石勒一波收割。司马越的失败,在于没有自知之明,他忽视了惠帝司马衷的影响力。 290年晋武帝病逝,贾南风专权,诛杀辅政大臣杨骏,拉开了八王之乱序幕。这场持续十几年的战斗,没有谁是赢家,司马越虽说最终胜利,但比其他诸侯的下场还要悲惨。 从290年开始,司马越就参与八王之乱,只是戏份不多。301年,诸侯王联手攻杀赵王司马伦之后,司马越地位随之高涨。手握重兵且一度辅政的长沙万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都死于司马越手下。 306年,司马越已经除掉了几乎所有能威胁自己的宗室之后,成为西晋的实际掌权人,已经没有其他诸侯能够对他发起挑战。但是,司马越最终还是输了,因为他忽视了司马衷的重要性。 司马衷,晋惠帝,为人愚痴,憨厚,啥也不懂。但是,司马衷毕竟是皇帝,他所拥有的大义名分,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存在。换句话说,只要控制司马衷,把皇帝放在自己身边,并给予足够的尊重,才能控制局面。 纵观八王之乱的全过程,司马衷及其代表的皇权几乎是决定胜败的关键。贾南风有什么能力吗?答案是否定,贾南风为人狠毒,为何其他人不敢反对她?无非就是因为她把持了皇权。 贾南风为何被处死,还不是因为杀了储君司马遹,让未来的皇权出现真空。司马遹活着,西晋帝国有储君,皇位顺利传承,谁敢对贾南风不利? 赵王司马伦为何被杀?还不是因为废了司马衷,自己当皇帝,结果被诸侯联军一波消灭,一家老小全部被杀。 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手握重兵,实力比司马越强很多,为何失败,被司马越反杀?司马颖、司马颙都是劫持皇帝司马衷,给了司马越口实,司马越得以打着“勤王”旗帜,联络各地兵马,围攻成都王、河间王。 306年,随着司马颖、司马颙被处死,司马越一家独大。此时,手握重兵司马家的诸侯王已经在内战中损失惨重,尤其是晋武帝的后代,已经没几个幸存下来。 司马越,司马懿弟弟司马馗的孙子,典型的宗室远支,在法理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且本身能力也不算特别强,故而谈不上什么威望。如此,司马越想要控制朝政,就必须尊重这位愚痴皇帝司马衷,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代行皇权。 那么,司马越是如何做呢?司马越太嚣张,太自以为是,他从不把这位愚蠢皇帝放在眼里,认为司马衷已经没什么价值。307年,司马越动手了,他派人去毒死司马衷,然后册立司马炽,也就是司马衷的弟弟,是为晋怀帝。 毒死司马衷,无疑是司马越的重大失策,也是司马越最终惊吓而死的关键。司马衷愚蠢,但毕竟是皇帝,司马越可以代行权力,确保自己安全。司马炽,比兄长聪明百倍,是一个正常的皇帝,一个想拥有实权的皇帝。 司马衷在位,他不会跟司马越斗,因为他啥也不懂。司马炽当皇帝,虽说他是司马越册立,但不愿意当木偶人,而是要收回皇权。如此,司马炽、司马越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而司马越本身没啥威望,问题随着而来,司马越成为各方敌视的对象。 311年,司马越已经不敢在洛阳居住,便以征讨石勒为名,率领军民10余万人出征,实则想回到自己的封地东海国。洛阳城内,则安排李恽等亲信辅佐裴妃、世子司马毗,与东海国互为犄角,保证自己安全。 司马越刚“出征”,司马炽立下密诏天下兵马勤王,讨伐司马越,让苟晞在外地招募兵马,直接攻杀司马越。前面是石勒,后面是司马炽,四周还有各地勤王军团,司马越陷入了绝望,他已经无路可去。 司马越熬不住了,他成为众矢之的,整日惶恐不安,过度惊吓而死。襄阳王司马范、太尉王衍秘不发丧,抓紧时间返回东海国,而自己又没有带兵能力,结果在宁平城被石勒追上,10万人如同被围猎一样射杀,无一幸存,司马越的棺材也被焚毁,尸骨无存。 得知司马越、司马范、王衍败亡,裴妃、司马毗立刻逃离洛阳,赶紧带着剩余的兵马突围,半路又被石勒消灭。这次从洛阳逃离出来的36位王爷,也一同成为石勒的猎物,包括宁平城之战后被石勒推倒土墙掩埋的12位王爷,司马家一下子被除掉48位诸侯,也是可悲。 司马越最终失败,下场很惨,子嗣无一幸存,夫人裴氏也是命途多舛,成为石勒的战利品,拿到市场交易。不过,裴氏也很幸运,几经辗转过后,居然又回到了江南,得到晋元帝司马睿的善待。 司马越失败,是因为他忽视了晋惠帝的影响力,如果司马越足够尊重惠帝,以惠帝名义发号施令,结果也不是这样子。不过,司马越得知自己处境孤立后,提前安排琅琊王司马睿、王导渡江,这才保住了晋朝的半壁江山。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史海奇报屋

史海奇报屋

屋内奇报,历史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