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毛主席: 您老人家好! 您离开韶山几十年了,为了穷人的翻身,您到处奔走,今天中国革命成功了,没有哪个不欢迎、不高兴。 主席,我是毛竹平之子毛爱桂,家里有6口人吃茶饭,就我一个人劳动。我眼睛又不好,只有一点亮,没有钱医治。其实,有钱治好的话,我还是可以参加劳动的,免得增加国家的负担。 主席,我有一个儿子,已有14岁了,读过初小4年、我想培养他出来为国家做点事情,可惜没有能力。感谢您老人家的关怀,如果有机会学习,您介绍他出去学习几年好吗?…… 毛爱桂 一九五二年六月 毛主席回信: 毛爱桂先生: 你的来信早已收到。多年不见,甚为高兴。要你儿子出来搞一点随时随意的工作,我亦十分高兴。可向所属当地机关申请。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日 读完毛主席与毛爱桂先生的往来信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诸多深刻感受涌上心头。从这些信件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清晰洞察毛主席在执政之外令人敬仰的伟大之处。 一、对亲友真挚而深切的关怀 毛主席虽日理万机,承担着领导国家的重大责任,但从未忘却对亲友的牵挂。在致毛爱桂先生的信中,一句“多年不见,甚为高兴”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信,这一简单举动,对亲友而言却是莫大的慰藉。因为这意味着在毛主席心中,亲友占据着重要位置,他们的喜怒哀乐被他时刻放在心上。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毛主席并非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领导者,而是有着血浓于水亲情观念的普通人,他对亲友的关怀是如此真挚、细腻,充满了人性的温暖。这种关怀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亲友们的心田,也让人们看到了毛主席内心深处柔软且重情重义的一面。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 毛主席一贯秉持坚决不利用职权为亲友开后门、走关系的原则,这是他坚守公义的鲜明体现。他深刻明白,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于为人民谋福祉,而绝不能成为为个人或亲友谋取私利的工具。然而,面对毛爱桂先生的请求,他罕见地“破例”了。但这一“破例”并非违背原则,而是基于对穷苦人民深切的同情与关怀。 毛爱桂先生家中生活艰难,自身眼睛不好影响劳动,培养儿子也力不从心。毛主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亲友的困境,更是广大穷苦人民生活现状的缩影。他的“破例”,是在坚持大原则下,对特殊情况的灵活处理。他让毛爱桂先生的儿子出去搞“随时随意的工作”,并建议向所属当地机关申请,这种方式既给予了帮助,又遵循了正常的组织程序,并非直接利用权力安排工作。 三、心系穷苦大众的赤子情怀 毛主席一生都在为穷苦人民的翻身解放而不懈奋斗,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广大劳动人民。从毛爱桂先生的信中,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像他这样的穷苦家庭不在少数,面临着生活的重重困境。毛主席看到这封信时,感同身受,他深知穷苦人民改变命运的渴望。他对毛爱桂先生请求的回应,并非仅仅针对一个人,而是代表着他对所有像毛爱桂先生这样穷苦大众的关心与承诺。 在毛主席的心中,穷苦人民的幸福就是他奋斗的目标。他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摆脱压迫和贫困,过上好日子。当他看到还有人民生活困苦时,内心充满了责任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些穷苦人民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心系穷苦大众的赤子情怀,贯穿了毛主席的一生。
敬爱的毛主席: 您老人家好! 您离开韶山几十年了,为了穷人的翻身,您到处奔走,今
另子维好故事
2025-09-15 19:18:24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