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主席让人感动的五件事,鲜为人知 第一:卫士发现他睡在地板上 1961年,毛主席在参加广州会议后前往武汉视察,湖北省委安排他于东湖宾馆下榻,并特意准备了一张高级进口海绵弹簧床。可第二天卫士进入房间时,却震惊地看到毛主席竟睡在地板上。原来,毛主席对这张海绵床很是不满,整晚都没有躺在上面休息。省委知晓情况后,马上找来相关负责人进行批评,强调毛主席向来习惯睡木板床,责怪他们安排失当。 从这之后,依据毛主席卫士传达的要求,每次毛主席出差,各地都仅需按其卧室习惯配备一张木板床即可,被褥、枕头等用品皆由卫士从北京携带,另外还有满满一大箱书也会被原封不动地从中南海带来。毛主席对生活条件的这般坚持,既展现了他对自身习惯的坚守,更凸显出其不贪图物质享受的质朴品质。 二、建国后几十年没有买过新衣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逐步展开,但毛主席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从1953年到1962年期间,毛主席未曾给自己购置过一件新衣服。他对于穿着的标准仅仅是方便实用,全然不在意衣物的新旧与优劣。在他留存下来的日常穿戴物品中,除了用于出席场面的外套外,很难找出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他深知国家建设时期资源有限,百姓生活也并不富裕,所以以身作则,用自身行动践行勤俭节约,力求为国家节省每一份资源,为广大民众树立起艰苦朴素的典范。 三、从来没有领过枪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获发编号为“第一号”的持枪证,证书上标注着“门卫检验放行”以及“机密,随身携带,绝不补发”等字样,然而事实上,毛主席并未被实际配枪,持枪证上的枪号与子弹一栏始终处于空白状态。 毛主席虽身为伟大的军事家,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但他更重视的是党和人民的力量,而非个人对武器的持有。他依靠卓越的战略智慧与领导才能,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赢得革命胜利,手中虽无枪,却握有指引国家前行与保障人民安宁的“有力武器”。 四、一个睡衣,几十个补丁 毛主席有一件白色泛黄的棉质睡衣,这一睡衣样式普通,为夹层、香蕉领且外侧有两个口袋。从50年代初直到1971年,毛主席春秋两季都会穿着它,一穿便是二十多年。由于长时间穿着,睡衣的领子被全部更换过,衣袖、前页、下摆等部位补丁挨着补丁,数量竟多达73个,几乎难以看出原本布料的模样。 60年代初,睡衣肘部、领部、袖口就已出现破洞,工作人员多次劝毛主席更换,他却总回应称“现在国家不是还很困难吗?我看再补一补就行了嘛”。这件满是补丁的睡衣,是毛主席艰苦朴素优良作风的生动见证,诠释着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深厚情怀。 五、去世后,让那个鱼儿吃了我的骨灰吧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土葬是流传千年的习俗,老祖宗讲究入土为安,不过毛主席作为坚定的共产党人,积极响应火葬倡议并在相关倡议书上签字。他曾和秘书开玩笑说,等自己去世后,就把骨灰撒到海里,让鱼儿吃掉,因为他非常喜欢吃鱼。毛主席这看似诙谐的话语,背后所呈现的是他对传统观念的突破,以及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和豁达的生死观。他一生都在为人民谋福祉,即便在身后事的思考上,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与无私,希望以别样方式回归自然,继续与人民同在。 但值得一提,毛主席逝世后,华国锋提议把毛主席遗体永久保存下来,并建立了毛主席纪念堂,让全国人民和后代人可以瞻仰毛主席遗容,这也是人心所愿。 图:毛主席晚年
1955年全军授衔之前,刘少奇坚持反对给陈毅授元帅军衔,周恩来听闻此事,立马写了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