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下午! 2025年9月14日下午,Madrid时间三点,中国国务院

森森视野 2025-09-15 16:46:45

就在昨天下午! 2025年9月14日下午, Madrid 时间三点,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西班牙外交部一栋灰色小楼里见了六小时。现场照片只有一张:长桌、两国国旗、两杯白水。除此之外,双方都没对外透露谈了什么,连“坦诚、建设性”这类常规形容词都没给。 会谈结束,新华社发了一条一句话简讯: “当地时间9月14日,中美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就有关经贸问题举行会谈。” 美方同样简短,财政部声明不足120词,只提到“交换了看法”。 真正的后续在会场外。 9月11日,美国商务部把三家中国GPU企业列入实体清单;13日,中国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两边动作几乎前后脚,但官方文件里都没把这两件事和 Madrid 会谈挂钩,也没说谁因谁而起。 大豆市场倒是先起了波澜。 美国农业部9月12日公布月度供需报告,把2025/26年度大豆出口预期下调1000万吨,期末库存推高到20年高点。芝加哥期货主力合约当天跌2.4%,收于每蒲式耳8.05美元,是2008年以来最低。 同一份报告里,美国农业部把对华大豆销售目标直接删掉,备注一栏写着“需求转向南美”。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同一天发布数据,截至9月12日,巴西农户已与中国进口商签订8100万吨新季大豆合同,比上年同期增加8%,平均离岸价比美豆低30美元/吨。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更直观:1—8月,中国自巴西进口大豆同比增长12%,自美国进口下降28%,巴西占比首次超过70%。 美国豆农的感受最直观。 艾奥瓦州大豆协会9月13日对400家农场做快速调查,58%的受访者说“已把2026年大豆售价锁在成本线以下”,平均每英亩预亏120美元;该协会没有公布调查误差范围,但提到“样本覆盖全州主要豆区”。 协会发言人一句话总结:“价格如果继续待在8美元,明年种植面积肯定让位给玉米。”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9月10日在官网更新“政府储备粮油”栏目,提到“大豆库存充足,可满足国内压榨18个月以上”,但没有给出具体库存数字,也未说明是否包括社会库存。 农业农村部在8月底的一场行业会议上透露,2025年版饲料配方已经把豆粕添加比例从15%降到12%,按去年全国饲料产量粗算,一年可少消耗1400万吨豆粕,相当于往年自美进口量的一半。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没人能打包票。 可以确定的是: 1.巴西桑托斯港已公布2026年储罐和装船排队表,中国油厂一口气租到2028年,租金比上一年涨12%,说明买家长期锁仓。 2.美国农业部10月报告将更新农场种植意向,如果大豆面积下调,中西部铁路、驳船、压榨等15万个季节性岗位会受影响,具体数字得看10月18日那份报告。 3.11月5日是美国大选,大豆带五个摇摆州手握46张选举人票,艾奥瓦州民调机构Selzer将在10月初发布选前最后一次调查,到时候才能看出豆价对选票有多大拉扯。 一句话,Madrid 会谈没给出结论,却把球踢回了市场:谁能提供更便宜、更稳定的大豆,谁就握有主动权。至于下一轮关税、清单、反倾销调查会不会再升级,只能等官方公告,别的都是猜。 你怎么看南美大豆越买越多、美豆越跌越低的走势?欢迎留言,一起盯数据。

0 阅读:0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