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师长汪洋与周湘玟游玩的照片,郎才女貌,情深意切,真是一对令人羡艳的战地鸳鸯

断代史鉴 2025-09-15 12:04:45

志愿军师长汪洋与周湘玟游玩的照片,郎才女貌,情深意切,真是一对令人羡艳的战地鸳鸯。 1950年,30岁的陕西横山人汪洋,带着志愿军第39军116师跨过鸭绿江。 这支队伍来头不小,曾经是刘志丹在陕北创建的红26军,抗战时还跟着115师打了平型关大捷,东总早就把它评成“东北部队里的头等主力师”。 当时美韩军队喊着“感恩节前占全朝鲜”的口号往中朝边境冲,39军把围歼云山韩军第一师的主攻任务交给116师。 汪洋带着人勘察地形,特意加强了第一梯队,让两个团在四公里正面并肩突破。 11月1日原定晚上7点半进攻,下午值班参谋跑来报信,说敌人阵地上车来人往乱得很。 汪洋立马跑去观察,看了半个钟头发现敌军多半在往后撤,旁边参谋念叨“别是要跑吧”,他当下就拿定主意:不能让敌人溜了,得提前打。 跟军长吴信泉一请示,批准了,这一提前就是两个多小时。 进攻最费劲的是龙浦洞山,那是云山的大门,双方打得难分难解,116师靠着近战夜战的本事,硬是撕开缺口冲进云山市里,拼刺刀的时候才发现,对面不光有韩军,还有美军。 原来是韩军顶不住了,美军把二线的“百年常胜师”骑兵第一师调上来换防,结果换防还没利索就撞上了116师。 这一仗下来,美军骑一师和韩军第一师近万人被打得丢盔卸甲,志愿军首次歼灭美军王牌的纪录就这么诞生了。 打完云山,转眼到了1950年最后一天,116师要突破临津江。 军部定的下午5点进攻,但那时太阳快下山,能见度差,炮兵准头要受影响。 汪洋叫上作战科长和炮兵主任,连着一周蹲在阵地上看,记下敌机最后飞走的时间是4点40分,日落是5点03分,中间这23分钟既没敌机捣乱,光线又够炮兵瞄准。 他当即决定把进攻时间提到4点40分,结果116师在零下20度的严寒里,靠着提前挖好的316个地下工事藏了7500人。 一发起进攻仅用11分钟就冲过了临津江,打了14个钟头歼敌一千多,为后来攻占汉城铺了路。 打胜仗的同时,汪洋心里还有份牵挂,这份牵挂藏在从香港寄来的信里。 入朝之前,他认识了在香港做地下工作的周湘玟,那时两人没见过面,全靠书信往来。 汪洋在信里改了苏联《共青团员之歌》的词,把“再见吧亲爱的妈妈”改成“再见吧朋友”,写着“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周湘玟收到信,11月回了首叫《我等着你》的诗,里面写“就算没见过面,就算再也见不着,我也等着你”。 1952年,组织上把周湘玟从香港调到朝鲜平壤工作,这对靠书信传情的恋人终于在战火山林里见了面。 1953年停战协议签订前,他们在平壤结了婚,防空洞当婚房,炮火声当背景音,这段“战地鸳鸯”的故事,成了残酷战争里少有的温暖亮色。 116师能打硬仗,不光是因为战士们敢拼,更因为汪洋懂变通、抓细节。 云山战役要是按原计划等天黑进攻,美军骑一师早换防完毕站稳脚跟了,他靠半个钟头的实地观察改了主意,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临津江突破要是不蹲点测那23分钟的窗口期,炮兵要么被敌机炸,要么打不准,哪能11分钟就过江? 这支队伍的底子也硬,从红26军到平型关,再到朝鲜战场,“敢打恶仗”的精气神没断过。 整个抗美援朝期间,116师打了285仗,毙伤俘敌1万多人,光美军就有5500多,还逼得美军一个黑人连集体投降,最后那个团都被撤销了番号。 这样的战绩,靠的不是运气,是真刀真枪练出来的本事。 汪洋和周湘玟的感情,可不是普通的风花雪月。 当时周湘玟因为组织审查和两人级别差距,还犹豫过要不要继续,汪洋急得说“要开枪就朝我开”,这份执着,是两人心里都装着保家卫国的念想。 周湘玟不远千里从香港到朝鲜,不是为了儿女情长,是想跟着一起为胜利出力;汪洋在汉城总统府弹钢琴,心里想着的不光是胜仗,还有远方寄信的人。 这种把个人感情和革命事业拧在一起的爱情,比普通的情话更有分量,他们守着的不只是彼此,还有千千万万人的平安。 后来汪洋回国,当了16军军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直到晚年,骨灰里还留着6块朝鲜战场上的弹片。 他这辈子打了无数仗,写了不少诗怀念朝鲜的战友,连无名战士都没忘了。 汪洋这样的将军,既有指挥千军万马的硬气,也有藏在书信里的柔情;116师这样的队伍,既有老红军的血性,也有适应战场的灵活。 铁血里藏着柔情,硝烟中开出爱情,这才是抗美援朝里最动人的英雄模样。

0 阅读:195

猜你喜欢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