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战役”前,毛主席提出了一个“超级大胆的计划”,如果被采纳,可能就不会有后来

醉波玩转世界 2025-09-15 11:42:45

“湘江战役”前,毛主席提出了一个“超级大胆的计划”,如果被采纳,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长征了,也不会有残酷异常的“湘江血战”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粤军默许下,跨过了国民党第一道封锁线,进入粤北地区。面对接下来的行军方向问题,毛主席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向北越诸广山,沿耒水北上……在永丰、蓝田、宝庆等地设口袋。”   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出其不意,毛主席准备利用他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中积累的经验,设置一个巧妙的口袋阵,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   然而遗憾的是,这个建议被当时的军事决策者李德等人忽视了,没有任何回音。   蒋介石已经在湘江东岸、广西东北部的全州、灌阳、兴安三县构建了一个三角形口袋阵,正准备等着红军钻入其中一举歼灭。   毛主席敏锐地看出了蒋介石的预谋,立即向中央报告,建议改变红军行军方向,转向潇水东岸行军。   毛主席的计划是来一个神龙摆尾般的战术机动,让红军奔袭粟山铺、祁阳,然后渡过湘江与国民党部队在两市镇或宝庆一带进行决战,最后出其不意地返回中央革命根据地。但这个建议再次成了博古等人桌上的一张废纸。   红军攻下道县和江华后,毛主席第三次提出了“在宝庆与敌决战”的建议。李德等人依旧我行我素,完全听不进毛主席的建议,一心要横渡潇水。   1934年11月21日,中央红军在从道县至江华之间架起浮桥,准备冒着国民党的炮火强渡潇水。   面对如此险境,毛主席结合当时实际情况修改了自己先前的战略,再次向中央提出建议:“不要渡潇水,在黄沙河过湘江,而后北上取宝庆、攻蓝田,粉碎‘围剿’之敌,在湖南中部建立革命根据地。”   一条路走到黑的博古等人拒绝了毛主席的第四次建议,执意要前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结果大家都知道,1934年11月27日,湘江战役爆发,红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回过头看,毛主席的计划确实超级大胆,但并非鲁莽行事。他的计划建立在对自己军队战斗力的信任和对敌军弱点的准确把握上。   毛主席提出的湖南中部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设想,显示了他不仅仅着眼于突围,更考虑到长征之后的战略布局。这一点与后来遵义会议确定的方针有相通之处。   如果当时采纳了毛主席的建议,红军很可能避免后来的湘江血战。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毛主席的军事战略眼光确实高人一筹。   湘江战役的惨重损失——红军从8.6万人锐减到3万人,也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实现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一切都促使广大指战员反思和否定“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的战略计划虽然当时未被采纳,但其价值在后来得到了验证。 素材来源:长征,在艰难困苦中孕育转机 2021-07-02 21:52·红网·红视频

0 阅读:147

猜你喜欢

醉波玩转世界

醉波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