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终于有人敢说实话了?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德米克鲁特透露,已经有超过100万军人被定义为失踪人员,他们很可能大部分已经阵亡。而他们的家人还不知道这个残酷的事实,很多人活在恐惧与未知之中...... 可能有人不太明白,“失踪” 在战争里到底意味着什么。按照国际上对战争中失踪人员的定义,这里面可能包括了在战场上失联的、被俘的,或者像德米特鲁克说的已经阵亡但没被发现的。但在俄乌冲突的前线,尤其是顿巴斯那些打得最激烈的地方,情况要残酷得多。 有报道称,在俄军控制的区域,发现的乌军遗体有时候会被直接焚烧或者随便掩埋;而乌克兰这边,甚至有部队在战地设立了火葬场,把阵亡士兵的身份信息彻底抹去。这种情况下,所谓的 “失踪”,其实很多就是 “找不到遗体的阵亡”。在基辅的战俘交换点,经常能看到一些母亲和妻子的身影,她们举着亲人的照片,一遍遍问志愿者有没有消息,得到的往往只是无奈的摇头。 但耐人寻味的是,乌克兰官方公布的阵亡数字和这些民间统计差了十万八千里,泽连斯基政府到现在只承认有4.3万军人阵亡。为什么会差这么多?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残酷的现实:钱!按照乌克兰的法律,每确认一具阵亡士兵的遗体,政府就得支付 1500 万格里夫纳(大概 260 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抚恤金,还有后面每个月的生活补贴。就拿俄罗斯今年 6 月单方面要移交的 6000 具乌军遗体来说,如果乌克兰接了,光这一笔就得支付900亿格里夫纳,这比乌克兰一个月的财政收入还要多。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哪里扛得住?所以干脆就让这些士兵 “失踪” 着,至少不用马上掏钱。 这种数字上的矛盾,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泽连斯基自己说的数字就变来变去,今年 2 月还说乌军阵亡4.5万人,到了 4 月接受采访就变成了10万。而一些开源情报网站统计的,加上死亡和失踪的乌军人数已经超过 13 万,北约一份泄露的报告甚至估计乌军实际阵亡人数可能高达 92 万。这么大的差距,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里面有猫腻。 更让人觉得无奈的是乌克兰的征兵情况。今年 2 月,乌克兰政府批准了招募 18 到 24 岁年轻人参军的计划,自愿服役的能拿到100万格里夫纳的奖励,还能自己选兵种。这听起来奖励不少,但仔细想想,要是兵源充足,用得着花这么大价钱吗?要知道,俄乌冲突刚开始的时候,乌克兰 18 到 60 岁的男性几乎都不让离境,街头经常能看到征兵官员和警察联合检查身份证件,符合条件的当场就发征召令。可打了这么多年,能上战场的人越来越少,今年 8 月泽连斯基不得不放宽政策,允许 22 岁以下的男性离境了。这种政策的变化,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前线伤亡有多惨重。 之前,西方媒体对乌克兰的战况报道,大多是挑些积极的来说,很少提这么高的伤亡数字。毕竟要维持对乌克兰的援助,总得让民众觉得还有希望。可德米特鲁克这次把实话说出来,就像把一块遮羞布扯了下来,这个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是一个国家正在被一点点耗尽的未来。普京之前就说过,西方是想把乌克兰当代理人,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现在看,这话虽然扎心,但却是现实的写照。 现阶段,西方援助还在继续,但武器和资金换不来生命。乌克兰政府骑虎难下,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得硬撑下去 。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场战争到底是为了乌克兰人民的利益,还是成了西方地缘政治的棋局? 真相或许要等战争结束才能完全浮出水面,但这些家属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他们不需要“英勇抵抗”的空话,只想知道亲人的下落......
北约敢不敢灭了俄罗斯?按理来说北约作为一个军事集团,若联合起来对付俄罗斯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