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是真的有点憋屈了,好不容易搞出了歼-35和歼-35A,结果没想到成飞又拿出了

诸葛利剑 2025-09-14 21:23:04

沈飞是真的有点憋屈了,好不容易搞出了歼-35和歼-35A,结果没想到成飞又拿出了歼-20A和歼-20S两款新型隐身战斗机,直接让歼-35和歼-35A成了“牛夫人”。 说起沈飞和成飞的恩怨,得从航空工业的骨干人物聊起。罗阳是沈飞的传奇,他1961年生在沈阳,1982年从北航飞机设计专业毕业,直奔沈阳飞机制造厂当技术员。那时候他每天泡在车间,负责歼-8II的装配,从基础零件检查到整体测试,一点不马虎。80年代后期,他转战歼-11研制,参与气动优化和结构设计,那批工作奠定了沈飞在重型战机上的基础。90年代升厂长助理,他带队批量生产歼-11,协调供应链,确保产量跟上空军需求。2008年当上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总经理,主力推歼-15舰载机,从辽宁舰服役开始,他就盯着舰载适配问题。2012年辽宁舰海试时,他协调数据收集,可惜突发疾病离世,年仅51岁。他的方案和经验直接传给了后辈,推动沈飞从苏系仿制向自主创新转型。 成飞那边,杨伟是核心推手。1963年生于四川,15岁进西安工业大学,22岁研究生毕业进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从歼-10气动布局入手。那段日子他埋头风洞实验,优化鸭翼和进气道设计。1998年歼-10首飞,他任副总设计师,标志着成飞进入三代机时代。2011年转歼-20总设计师,主导鸭腹布局和隐身涂层研发。那年1月首飞成功,歼-20从概念到实机只用了几年,杨伟的团队迭代了上百版设计,确保雷达截面最小化。进入2020年代,他继续领衔升级,监督WS-15发动机集成和航电融合。杨伟强调模块化设计,让歼-20系列易于扩展变型。这些人物的轨迹,反映出中航工业南北两翼的差异:沈飞偏重舰载重型,成飞专注陆基多用途。 沈飞的歼-35项目起步于2012年,自筹资金搞FC-31外贸原型,那时就瞄准隐身中型机市场。原型曝光后,军迷叫它“粽子机”,但团队没停,逐步转向海军需求。2010年代中后期,为辽宁舰滑跃起飞,他们加固机身和起落架,翼折叠机制经2300次疲劳测试,用钛合金记忆铰链,确保上万次开合不变形。设计迭代中,图纸修改堆积如山,工程师反复模拟应力分布。2020年适配山东舰蒸汽弹射,前起落架强化三次,承受30吨冲击。2021年定型为歼-35,海军正式立项。2023年歼-35A陆基版首飞,2024年珠海航展公开,展示内置弹舱和石墨烯涂层,雷达截面小到极致。2025年7月生产线启动,央视报道进入量产,但从辽宁舰试航看,列装还没破两位数。 歼-35作为中型舰载机,机身加固导致空重增近两吨,用WS-13E发动机推力9吨,作战半径有限,内置舱挂两枚中距导弹。超音速1.8马赫是亮点,但为全航母通用,牺牲了些陆基灵活性。着舰钩精度±30厘米,高于美军标准,电磁弹射适配让它覆盖辽宁到福建舰。出口潜力大,巴基斯坦有兴趣,单价低,预计2026年空军服役。 成飞的歼-20从2011首飞,到2025衍生多型,生产超200架。歼-20A升级WS-15发动机,推力18吨,巡航1.5马赫,最高1.6马赫,半径多300公里,载弹2吨多。机头蓝宝石光电系统锁定海空目标,航电融合强。2025年7月,歼-20A照片流出,暗示阅兵准备。歼-20S双座版全球首创,后座指挥6-8架攻击-11无人机,西北基地演练中,实现电子压制和对地打击。2025年9月3日胜利日阅兵,歼-20S首秀,标志服役。生产线每小时1.2机体段,五年内目标600架,已在八大战区部署。 两家路线不同,沈飞舰载专精,歼-35折叠翼比F-35C复杂,高分子涂层吸波好,但单机作战为主。成飞空军导向,歼-20S体系化强,无人机协同降维打击。产能上,成飞领先,沈飞追赶中。沈飞有苦衷,从歼-15起步,每步都为海军定制,填补蓝水空白。成飞无海上约束,玩转航电和武器集成。 这对比不是谁输谁赢,而是互补。空军歼-20压阵,海军歼-35护航。十年前羡慕F-22,现在自研五代机双线并进。歼-35在福建舰远航,战略价值大,参数之外是海军支柱。成飞的创新如歼-20S指挥模式,推进行业前沿。沈飞摆脱“苏霍伊斯基”标签,歼-35隐身性能精,出口扰乱F-35市场。 罗阳离世后,他的歼-15经验融入歼-35,杨伟还在指导成飞,杨伟审阅新数据,推动迭代。2025年下半年,歼-35编队福建舰远海,海军旅混编歼-35A,与歼-20巡逻共享情报。空军隐身规模扩,五型机天安门编队。南北协作,空军制空海军远洋,形成格局。

0 阅读:35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7

用户10xxx17

1
2025-09-14 22:31

[doge][doge][doge]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