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王女士的儿子得了心脏病,需要贷款救治,却陷入了AB贷。业务员说她的征信

代码诗人 2025-09-14 10:48:34

浙江杭州,王女士的儿子得了心脏病,需要贷款救治,却陷入了AB贷。业务员说她的征信有问题,让她找小姐妹来帮她贷款,并且解释贷款的钱归王女士使用,与小姐妹没有关系,只是帮她贷出来。但到月底的时候,小姐妹发现需要自己还债,于是找到王女士。王女士便找了第二个同事来帮忙贷款,事后还了自己的小姐妹。第二个同事需要还钱的时候,又找到王女士,王女士又找第三个人来帮忙贷款;在还第三个人的时候,王女士又找了第四个人。不过在找到第五位阿姨来帮忙贷款还第四个人的时候,阿姨发现这是骗局,第二天就让王女士把贷出来的31万还给自己,事后阿姨马上把钱还给了贷款公司。结果第四个同事陷入了高额的债务,王女士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陷入了连环套。 贷款公司每让王女士找一个同事来贷款,都会收取她20%的服务费——总共贷出来100多万,对方就收取了她30万的服务费。当王女士找到该公司时,却发现人去楼空,后来才发现该公司的老板和业务员都到另外一家公司上班了。之前离职的业务员透露,他们有专门的话术,引导贷款的人去找小姐妹来帮忙,让他们陷入这种连环套。 王女士的儿子生病了,需要大量的钱,她除了贷款,别无选择。 正好这时接到一个业务员的电话,问她需不需要钱,可以到某处去借钱。 王女士迫不及待赶到此处,经过一番询问后,对方说她征信有问题,需要找别人来帮忙贷款。 王女士有点犹豫,对方解释:“贷出来的钱是你在用,也是你在还,与你的小姐妹无关,她只是帮忙签个字而已,实际上不受影响。” 王女士用钱心急,于是就找到了自己最好的闺蜜。 对方也知道王女士的情况,为了救孩子,她这个做阿姨的也愿意帮忙,于是就签下了贷款合同。 可是一个月后,闺蜜发现追债的人找到自己,赶紧找到王女士,说之前承诺的“与她无关”,现在怎么让她还款? 王女士不想将多年的情分弄僵,赶紧找了自己的同事,也用同样的话术让对方帮自己贷一笔出来,赶紧还了闺蜜的钱。 可同事也以为贷款与自己无关,到了月底却要自己扛债务,便又找到王女士,让她赶紧想办法,不然就要让王女士难堪。 王女士又用同样的方法找了第二个同事来还这笔钱,还第三个同事的钱时,又找了第四个同事。 第四个同事同样面临着月底要还钱的绝境,王女士事先就找好了第五个人——是他们酒店的一位后厨阿姨。 这位阿姨和王女士平时关系不错,虽然有年龄差,但两人过往的经历有相似之处,聊起天来都能体会到对方的不易,因此经常有说不完的话。 当王女士找到阿姨帮忙贷款时,阿姨年纪虽大,阅历却很丰富,并不是啥都不懂的人。 她最开始是想帮王女士,但事后发现这是一场骗局,第二天就让王女士把钱还给自己,并且把这种套路也给王女士讲明白了。 最后,王女士将31万退还给阿姨,阿姨也赶紧把钱还给了贷款公司——这笔钱并不是在第一家公司借的,而是在另外一家。 王女士把阿姨的话听进去了,第二天就找到第一家公司,想讨个说法,说他们是故意给自己设下的连环套。 可到了之后才发现,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再进一步咨询才知道,公司已经注销,不存在了。 王女士又通过周边打听,才从一位之前的业务员那里旁听到:他们一个区域由三个主管负责,这种贷款业务基本上半年一换公司。 但他们会提前注册新公司,当之前的公司注销后,两个主管手下的人就会进入这家新公司,其余的人则全部离职。 当然,这些离职的几乎都是业绩不好的——因为只要谈成了生意,就会有高额提成,业绩不好的人无法给公司创收,自然只能离职。 王女士又赶到了新公司,对方却称王女士贷款不是因为孩子生病,而是挪用了公款,还说王女士是和第四个帮她贷款的人有矛盾,才来找他们的麻烦。 对方还拿出了一段录音,说是王女士带着后厨阿姨到别的公司贷款时,第四个同事录了音,然后发给了现在新公司的人。 但王女士表示,自己就是因为孩子身体不好才贷款,丈夫可以发来证明;至于和第四个同事有矛盾,那也是因为贷款公司的套路造成的。 现在民警已经介入,具体的处理结果还要等后续。 那么,这样的AB贷看起来是自愿,实则是对方引诱导致的,存不存在诈骗呢? 合同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24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 本事件中,业务员隐瞒了贷款会对第二个人(B)产生影响的事实,让对方误以为只是简单走个流程,实则却背上了债务。 这种行为会迫使缺钱的人(A)继续找人再贷款,形成连环扣。即便案件中仅涉及A和B,未牵扯C、D、E等人,也已存在诈骗。司法机关会根据诈骗数额进行判刑,且相关参与人员需一并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王女士这件事,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1818黄金眼9月12日报道。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