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一叛徒来找柯麟看病,柯麟当即认出了叛徒,但他没露声色,不慌不忙地给叛徒看完病,然后以取药为名,暗地里派人通知中央特科。 柯麟1900年出生在广东海丰,家里条件一般,靠小商铺维持生计。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喜欢翻看书肆里的新书,接触了不少进步思想。1920年,他考进广东公医大学,学医期间刻苦钻研,手术和诊断技术都很扎实。课外他还参加学生会,组织过不少演讲活动。在学校,他认识了革命者彭湃,对方的激情深深影响了他。1926年,经彭湃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白天他在医院忙碌,晚上则偷偷传递情报,生活简单却充满意义。1928年,他来到上海,开了一间小诊所,借着医生身份掩护地下工作。诊所不大,但成了情报联络点,他小心谨慎,从不露出破绽。 1929年夏天,柯麟在上海法租界经营着他的诊所。那天傍晚,一个叫白鑫的人走了进来。白鑫曾是党内同志,后来叛变,投靠了敌人,成了让人痛恨的叛徒。柯麟认识他,但没表露出来。他像往常一样接待病人,沉稳地问诊,检查身体,开药方,整个过程不慌不忙。白鑫说自己头痛,柯麟一边听一边观察,发现他脚步匆忙,手上还攥着个皮包,显然有事瞒着。柯麟没急着揭穿,而是继续装作没事人一样,心里却在盘算下一步。 检查完后,柯麟借口去取药,离开诊室一会儿。其实他趁这个机会,悄悄写了张纸条,藏在隐秘的地方,通知了组织。第二天,白鑫又来了,柯麟照旧接待,暗中记下他提到的一些细节,比如脚上的泥土,像是刚从远处赶来。第三次来时,白鑫放松了警惕,透露出要出国的打算。柯麟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面上还笑着应和。之后,他亲自跑了一趟,摸清了白鑫藏身的地方,把情报交给中央特科,为接下来的行动铺好了路。 1929年11月11日深夜,中央特科根据柯麟提供的情报,锁定了白鑫的位置。那晚,行动小组悄悄包围了白鑫藏身的小楼。午夜时分,白鑫和几个特务准备转移,结果被特科队员堵个正着。枪声响起,白鑫慌忙逃跑,但还是被击毙,行动干净利落。第二天,报纸上登出枪击案的消息,柯麟看到后,只是默默收起报纸,继续他的日常工作。这件事没让他停下脚步,反而更坚定了他的信念。 事件之后,柯麟没在上海待太久,他辗转各地,继续用医生身份掩护地下工作。无论是护送物资还是传递情报,他都做得小心翼翼。后来,他到了北京,晚年过得平静,家里放满了医学书和党徽。1991年,他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一辈子没背叛过自己的信仰。他的故事平凡却伟大,值得被记住。
1949年,白崇禧带着2个副官去打猎,其中一个副官说自己去山下守着,另外一个副官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