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越搞越凶,结果通过海关的数据发现去年一年竟卖给台湾超6000吨稀土,占咱

烟雨评社 2025-09-12 14:35:52

“台独”越搞越凶,结果通过海关的数据发现去年一年竟卖给台湾超6000吨稀土,占咱们稀土出口总量的十分之一还多,难道就不怕他们拿去给美国吗?其实说白了,大陆根本不怕,因为台海问题主动权早就在我们手里了。 2025年6月,台湾半导体产业正为全球芯片订单焦头烂额之际,大陆突然祭出一记重拳,全面启动稀土出口全链条监控系统,要求企业实时上报每一克稀土的流向和用途。根据数据显示,台湾地区每年从大陆进口超过6000吨稀土,占大陆稀土出口总量的10%左右。 稀土,这看似普通名字里带个 “土” 字的资源,实则是工业领域的 “黄金”,在现代科技、军事国防等诸多关键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拿军事装备来说,陆基中段反导拦截弹、“萨德” 防空系统、反辐射导弹、精确制导炸弹、激光测距仪等尖端武器装备,都与稀土紧密相连。 在民用高科技领域,像芯片制造的光刻机镜头、精密光学仪器等,也离不开稀土的助力。可以说,稀土虽小,却关乎着国家的科技实力与国防安全。 台湾地区自身稀土储量匮乏,基本依赖进口。而大陆作为全球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名列前茅的国家,长期以来为台湾提供了大量的稀土资源。在台湾,稀土的用途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 一方面,在芯片制造等高科技产业中,稀土是极为重要的原材料。台积电作为台湾芯片产业的龙头企业,其生产的高端芯片以及制造芯片所需的光刻机,都对稀土有着极高的需求。 芯片生产线上的光刻机,里面用到的钕铁硼永磁体,有 90% 都是直接从大陆进口。电脑硬盘、显示屏等电子产品,每年也要消耗大量的稀土,据估算,每年台湾生产的这些电子设备,要用掉大约 2000 吨稀土,这在其从大陆进口的稀土总量中占比颇高。 另一方面,台湾的军事工业对稀土也依赖颇深。台湾自研的 “经国号” 战斗机、“勇鹰” 高级教练机,以及 “雄风” 系列反舰导弹、“天弓 - 3” 反导系统等武器装备,在制造过程中大量使用稀土材料,以此来提升武器的性能与稳定性。 那这超 6000 吨的稀土,有没有可能被 “台独” 分子转手卖给美国呢,答案是极有可能。从过往的贸易数据和相关调查来看,台湾进口的稀土在岛内实际消耗量有限,大量稀土存在转口贸易的嫌疑。 有数据显示,2024 年台湾进口稀土 6648 吨,其中高达 96%,也就是 6096 吨直接来自大陆,而岛内实际消耗只有 2000 吨左右,其余近 4000 吨去向成谜,很大一部分极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了美国。 美国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强国,军工产业、航天航空等领域对高纯度稀土的需求极为旺盛,而台湾恰好处于中美之间的贸易节点上,这为稀土的转运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大陆为何对此并不担忧,从经济层面看,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往来紧密,台湾在经济上对大陆有着较高的依存度。 以台积电为例,其超过 60% 的收入依赖大陆客户,大陆市场对于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等诸多行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利润来源。如果 “台独” 势力胆敢在稀土转卖等问题上肆意妄为,大陆完全有能力通过经济手段进行反制,届时台湾相关产业将遭受重创。 大陆的军事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在台海地区具备绝对的军事优势。无论是先进战机、导弹系统,还是强大的海军舰艇力量,都足以对任何 “台独” 分裂行径形成强大威慑。一旦台海局势因 “台独” 触碰红线而发生变化,大陆有足够的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迅速掌控局势。 大陆近年来不断完善稀土出口管理政策,加强对稀土出口的管控力度。对于敏感地区和可能存在风险的贸易往来,审批程序愈发严格。对于台湾地区,若发现有稀土违规转卖等问题,大陆可以随时调整对台稀土出口政策,从源头上切断 “台独” 分子利用稀土谋取私利、危害国家利益的途径。 所以说,尽管 “台独” 小动作不断,尽管有大量稀土出口到台湾,但大陆凭借自身在经济、军事、资源政策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与主动权,根本无需担忧这些稀土会被用于危害国家利益的行径。 大陆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在台海问题上始终掌握主导权,确保国家核心利益不受损害,也必将有力地打击任何形式的 “台独” 分裂图谋 。 没有稀土的支撑,所谓的“防务自主”不过是泡影,任何分裂的企图,终将在现实面前,被碾得粉碎,大陆的善意与克制,从不是软弱可欺,稀土的流向,早已昭示了结局,分裂之路,注定行不通。

0 阅读:4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