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里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水阳镇新珠村的“小青龙”(淡水澳龙)与新建村的罗氏沼虾即将批量上市,养殖户们忙着查看长势、细化管理,全力做好上市前的最后准备。
在新珠村金新河蟹苗种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社长葛其寿正带着工人巡查“小青龙”的生长情况。“你看这虾,大的有1两5,小的也有1两了,规格都达标,这两天就能销往上海、南京的酒店。”看着塘中活泼肥美的“小青龙”,葛其寿难掩喜悦。
据葛其寿介绍,“小青龙”养殖管理相对简便,做好肥水、投食及水草种植即可保证长势。作为当地蟹苗养殖带头人,他近些年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几年前便赴芜湖无为学习青虾养殖技术,今年4月正式引进“小青龙”试养。
“‘小青龙’优势很明显,养殖周期仅4个月,比蟹苗短3到4个月,存活率还高。”他算了笔经济账,目前“小青龙”市场批发价为40—50元每斤,养殖成本与效益成正比,收益较传统蟹苗翻番。
今年,该基地试养“小青龙”10亩,亩产约300斤,预计年收入可达5万元。“明年计划再扩大60亩养殖面积,带动更多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一起增收致富。”葛其寿说。
活蹦乱跳的罗氏沼虾。
新建村腾飞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幼蟹养殖基地同样一片忙碌。负责人刘宏冒着毛毛雨来到罗氏沼虾养殖区投喂饲料,他挑起食台,只见一只只罗氏沼虾活蹦乱跳。
“再养半个月,虾的规格会更大,上市时价格也更好。”刘宏介绍,今年基地改造6亩幼蟹水田养殖罗氏沼虾,6月30日投放虾苗,国庆节前将大批量上市。
“目前市场批发价约28元每斤,中秋节前后价格还会上涨,主要销往江浙沪的大市场。”他表示,当前基地正通过精细化喂食、肥水管理,确保上市时虾的质量和规格达到最佳状态。
据悉,水阳镇幼蟹养殖基地达4.5万亩,年产量8000吨,涉及农户近万人。受全国河蟹养殖面积收缩影响,去年幼蟹价格每斤比往年低3—4元,今年销售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为此,宣州区水产站积极谋划,在水阳镇开展幼蟹塘养殖罗氏沼虾和淡水澳龙示范。下一步,宣州区将通过举办现场会和培训班加快新品种推广,同时建立罗氏沼虾和淡水澳龙苗种繁殖基地,助力养殖户拓宽增收渠道。(吴舒婷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