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 ,卡塔尔首相:卡方正在重新评估加沙冲突调停者角色 这话没绕任何弯子,明眼人一看就懂 — 之前苦撑数月的调停工作,卡塔尔彻底不干了,直接 “掀桌子” 退出。 要知道,为了让加沙的炮火停下来,卡塔尔之前把能做的都做了。从牵头协调以色列和哈马斯释放人质,到盯着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能不能顺利运进加沙地带, 卡塔尔的外交团队频繁往返于多哈、特拉维夫和加沙之间,甚至动用了自己和哈马斯多年建立的特殊沟通渠道,就盼着能谈出点结果。可最后呢?全是无用功。 穆罕默德在发言时,干脆没给以色列留任何情面,直接点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名:“跟他谈,纯粹是浪费卡塔尔的时间!” 这话一点不夸张 — 以色列这边嘴上说着 “愿意协商”,行动上却处处拆台。 之前承诺开放的加沙南部人道主义走廊,拖了好几天都没动静,大批急需的食品和药品堵在边境;好不容易双方就 “短期停火” 达成初步共识,以色列突然又在加沙北部发起新一轮空袭,把刚有眉目的谈判彻底搅黄。 更让卡塔尔头疼的是,这场没结果的调停,还把整个中东拖进了 “火药桶” 边缘。 现在加沙的乱局已经开始向外扩散: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军队在以黎边境每天都要交火,真主党的火箭弹好几次打到以色列北部城镇; 也门胡塞武装也没闲着,隔三差五就从也门西部发射导弹,瞄准以色列南部的埃拉特港;连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武装,都开始针对美军在伊拉克的基地发动袭击,理由是 “美国偏袒以色列,放任加沙平民受苦”。 这事儿对卡塔尔来说,可不是 “隔岸观火”— 海湾地区是全球能源的 “命脉”,卡塔尔自己就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每天要通过波斯湾的海运通道,把天然气运往欧洲和亚洲。 现在海湾地区安全受威胁,一旦海运通道出问题,不仅卡塔尔的能源出口要受重创,国际天然气价格也得跟着暴涨,这损失卡塔尔根本承受不起。 其实卡塔尔这次 “掀桌”,背后还有个藏不住的原因:对美国彻底失望了。 以前中东出事儿,美国总能凭着自己的影响力 “镇场”,可这次加沙冲突,美国完全站在以色列那边。联合国安理会好几次提交加沙停火决议草案,美国都直接否决; 甚至在以色列空袭加沙医院、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后,美国还在给以色列送精确制导导弹,连 “劝停” 的话都没说几句。 卡塔尔本来还想着跟美国配合,一起推动调停,结果发现美国连内塔尼亚胡都管不住 ——内塔尼亚胡连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 “暂时停火、优先保护平民” 建议都敢无视,照样按自己的节奏打。 卡塔尔这才明白,跟着美国干调停,不仅没结果,还得背 “调停不力” 的黑锅,被其他阿拉伯国家指责 “跟美国穿一条裤子”,与其这样,不如干脆退出。 而且现在的中东,早就不是美国说了算的时代了。 伊朗这几年在中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黎巴嫩真主党到也门胡塞武装,都跟伊朗有着密切联系;土耳其也在积极介入中东事务,去年还牵头组织了多场 “阿拉伯国家峰会”,想牵头制定地区安全规则; 就连沙特、阿联酋这些以前跟美国走得近的海湾国家,现在也开始 “自主外交”,比如沙特今年就跟伊朗恢复了外交关系,还主动跟中国合作推进 “中东安全倡议”。 卡塔尔退出调停,也是顺着这个 “中东自主化” 的趋势走 — 既然美国靠不住,不如先撤出来,等中东国家自己形成新的协调机制,再考虑要不要重新参与。 穆罕默德这一表态,给中东局势带来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显现。 加沙那边,现在唯一能同时跟以色列和哈马斯顺畅沟通的调停方没了,短期之内停火谈判基本陷入停滞,加沙的平民还得接着受战火煎熬; 而其他阿拉伯国家已经开始动作,埃及最近就主动邀请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哈马斯代表去开罗谈判,想接下卡塔尔留下的 “调停棒”;沙特也跟伊朗通了电话,商量怎么联合推动地区局势降温。 卡塔尔心里其实算得很清楚:继续耗在没结果的调停里,只会浪费自己的外交资源,还会影响自己在海湾地区的口碑。 不如趁现在转身,把精力放在更实在的事上 。 现在谁也说不准,卡塔尔这步 “掀桌” 棋,最终会让中东走向何方。但可以肯定的是,中东的格局已经开始变了。
以色列战机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中间要经过沙特领空,沙特不可能不知情。当然,沙
【13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