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南京。一个院子里,十几名中国人跪着。两名日军举着刺刀,挨个刺杀。突

靖江的过去 2025-09-11 10:37:05

1937 年,南京。一个院子里,十几名中国人跪着。两名日军举着刺刀,挨个刺杀。突然,17岁的左润德趁日军没注意,冲了出去。这个瞬间,藏着他拼尽全力的生死抉择。 当时,左润德跪在第二排,能清楚看见前排同胞的遭遇。 一名穿灰布衫的教书先生,被刺刀刺穿身体,倒在左润德面前。 “跑!” 这个念头突然冒出来。左润德想起三天前的事。 那天,日军在丰富路卫生所纵火。母亲抱着小妹躲在床底,还是被日本兵拖出来摔死。当时,左润德用石块砸向调戏妹妹的日军,想引开他们,让家人逃生。 眼下处境相同。左润德想,与其等死,不如拼一把。 此时,日军正用刺刀补杀前排没断气的人。左润德看向后门,守卫的两个士兵正低头检查枪械,防备松懈。 他用胳膊肘碰了碰旁边的王二狗。王二狗平时爱说书讲《水浒》,此刻却浑身发抖。两人交换了个眼神。 左润德突然起身猛冲,撞翻前面跪着的人,直往后门跑。 “八嘎!” 日军发现了,大喊着追来。左润德听见子弹擦过耳朵的声响,不敢回头。 拐进巷口时,他瞥见日军刺刀上还沾着没干的血珠。这是他第三次面临死亡。 第一次是 12 岁,他在秦淮河救落水孩童,差点淹死。第二次是三天前,他用石块引开日军,差点被抓住。 这次逃亡更凶险。左润德在巷子里狂奔,突然被什么东西绊倒。 他低头一看,是一具女尸。尸体面朝下趴在泥水里,后颈插着半截断刃。左润德认出她是张嫂 —— 前日还帮自己藏起来,躲过日军搜查。 他没时间悲伤,翻过尸体继续跑。这时,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润德,往这边!” 是陈大爷。陈大爷是码头脚夫,平时总给左润德留热粥。他站在废弃酒坊门口,朝左润德招手。 左润德刚要冲过去,陈大爷突然被流弹击中。鲜血一下子染红了门楣上残留的春联。 左润德不敢停留,转身钻进更深的巷弄。他当车夫时,在这里发现过一个暗门,能直通城外的芦苇荡。 可到了暗门处,左润德愣住了 —— 日军已经在这里设了卡。 三个日本兵蹲在火堆旁烤山芋,火光映着他们的脸。左润德屏住呼吸,慢慢往后退。 脚下突然传来 “咔嚓” 声 —— 他踩碎了瓦片。这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日本兵立刻端枪瞄准。 千钧一发时,左润德看见墙角堆着酒坛。他抓起一坛,朝日本兵砸过去。趁对方躲闪,他冲进芦苇荡。 身后密集的枪声响起。芦苇叶划破他的脸,他不敢停。跑出三里地后,他才靠在老槐树下喘气。 胸口传来刺痛,他伸手一摸,是三天前被刺刀划伤的伤口,此刻又裂开了。 第二天拂晓,左润德躲在护城河边,看见日军在搞 “杀人游戏”。 几十个中国人被赶到深坑前。机枪手在一旁擦拭枪管。左润德想起陈大爷说过的话:“日军杀人前爱数数,数到七肯定开枪。” 很快,日军开始数数。数到七时,机枪喷出火舌。人群一个个倒下。 左润德立刻扑进深坑,用尸体挡住自己。他听见日军用刺刀补刀的声响。 接着,日军泼下汽油。火焰一下子腾起来,左润德闻到自己眉毛被烧焦的味道。他咬紧牙,一动不动。 直到日军确认所有人都被烧死,转身离开,他才敢动。 等他从焦尸堆里爬出来,天已经黑了。远处传来日军的军歌,左润德知道,必须尽快离开南京。 他摸黑找到渔夫老周的船。老周以前被左润德救过,见他来了,二话不说,划船送他过江。 江风里飘着烧焦的味道,左润德望着南京城的火光,想起父亲常说的 “车到山前必有路”。 可他不知道,家人早已遇害。 后来,左润德在江北找到幸存的堂弟。堂弟告诉他,父母在逃亡时被流弹击中,没了气息;妹妹被日军推进火堆,活活烧死;哥哥为了保护邻居,被刺刀刺穿身体。 听到这些,左润德握紧双拳,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说:“我要参军,杀鬼子!” 他开始找新四军队伍。走了很多路,吃了很多苦,终于找到了。 可队伍里的人看了他的伤,摇了摇头。连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小鬼,先养好伤,以后有的是机会杀敌。” 这句话,左润德记了一辈子。 伤愈后,左润德成了南京大屠杀的活证人。后来到了东京法庭,他站在证人席上,浑身颤抖着,把日军的暴行一件件说出来。 每次有人问起那三次逃生经历,左润德都会说:“不是我怕死,是死也要死得明白。我要活着,把日军的罪行说给更多人听。” 直到晚年,他还常跟晚辈讲这段历史。他说:“不能忘,也不敢忘。忘了,就对不起那些死在日军刀下的同胞。”

0 阅读:152

猜你喜欢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