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阻止以色列继续侵占巴勒斯坦,西班牙决定从9月8日起,所有为以色列运输武器,燃料 ,甚至包括食品,的船只,飞机一律不可通过西班牙的领空和港口。 这个曾因“亲以传统”被美国视为中东政策标杆的欧洲国家,突然调转枪口,不仅让以色列陷入外交孤立,更让整个欧洲的中东战略面临重新洗牌。 这则消息一出,立刻在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要知道,西班牙作为欧盟成员国,其外交决策往往与欧盟整体立场紧密相连,如此单刀直入的限制性措施,在近年来的欧洲国家中实属罕见。 翻开近期的中东局势地图,加沙地带的炮火声从未停歇,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扩建争议持续发酵,巴勒斯坦民众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而以色列则在安全防御的名义下持续推进相关行动,双方的对立如同紧绷的弦,稍有不慎便可能断裂。 西班牙做出这一决定并非偶然。回溯过去几年,西班牙政府在巴以问题上的态度逐渐清晰。2023 年,西班牙议会曾通过决议,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地位,当时就引发以色列政府的强烈不满。而此次的领空与港口禁令,更是将这种立场转化为实质性的行动。 地中海沿岸的巴塞罗那港是欧洲重要的航运枢纽之一,每天有数十艘货轮从这里出发驶向中东;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作为南欧航空枢纽,更是连接欧亚非的空中要道,这些交通节点的管控收紧,无疑会给相关物资运输带来显著影响。 从具体实施来看,禁令覆盖的范围远超常规制裁。武器和燃料的运输受限不难理解,毕竟这些物资可能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行动,但连食品也被纳入限制清单,这背后的考量值得细究。 据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数据,加沙地带目前有超过 200 万人口依赖人道主义援助,其中食品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而以色列作为区域内的物资转运方之一,其接收的部分食品本会通过各种渠道分拨至争议地区,如今西班牙的禁令可能会让这一链条出现梗阻。 国际社会的反应呈现出鲜明的分化。巴勒斯坦外交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对西班牙的决定表示 “深切感谢”,认为这是 “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压的重要一步”。 而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则在当天召开紧急会议,会后发表的声明称西班牙的做法 “毫无道理”,“将对两国关系造成严重损害”。 欧盟内部的态度也颇为微妙,法国总统府表示 “理解西班牙的关切”,但强调 “应通过多边渠道协调行动”;德国外交部则明确表示不认同这种单边制裁,认为 “可能影响地区稳定”,在地中海的海面上,一些原本计划途经西班牙港口的货轮已经开始调整航线。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调度中心显示,9 月 8 日当天有三艘挂着巴拿马国旗的货轮改变目的地,其中一艘装载着以色列企业订购的柴油,原本打算在巴塞罗那港补给后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如今不得不绕道非洲好望角,这意味着航程将增加至少 15 天,运输成本上涨近三成。 空中航线的变化同样明显,多家国际航空公司发布公告,称往返中东与欧洲的航班将避开西班牙领空,部分航线的飞行时间延长了 40 分钟以上。 这场由西班牙禁令引发的连锁反应,仍在国际政治与经贸领域持续发酵。巴以冲突的复杂历史经纬中,又增添了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注脚,而世界正密切关注着这一决定将如何影响本就紧张的地区局势。 桑切斯以“种族灭绝”定性冲突,具高度争议性,却呼应了联合国国际法院之前的调查指向。这场赌博将考验欧洲对巴以问题的分裂态度,也将西班牙推向了全球人道政治的风口浪尖。
为了阻止以色列继续侵占巴勒斯坦,西班牙决定从9月8日起,所有为以色列运输武器,燃
烟雨评社
2025-09-11 10:35:45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