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72岁慈禧看上袁世凯的17岁儿子袁克文。她问袁世凯愿不愿意把儿子留给

瑶光映心曲 2025-09-11 00:57:43

1907年,72岁慈禧看上袁世凯的17岁儿子袁克文。她问袁世凯愿不愿意把儿子留给叶赫那拉家,袁世凯吓得冷汗直流,他随意抹去额头汗珠赶紧扯谎说他儿已有婚配。 慈禧太后从1835年出生在叶赫那拉氏家族,一步步爬上权力顶峰。她早年入宫,当上咸丰皇帝的妃子,1861年通过辛酉政变联合奕訢,推翻载垣一伙,掌握实权。从那以后,她垂帘听政,操控同治和光绪两个皇帝。1875年同治死后,她又扶植光绪,继续把持朝政。到1889年名义归政,但实际还干预一切。1900年义和团闹事,她支持围攻使馆,结果招来八国联军,北京沦陷,她逃到西安。回来后,她推动新政,废科举、设学部,表面上改革,实则稳固统治。1907年她72岁,身体渐弱,但对军政大权抓得死死的,家族利益摆在首位,常插手军机处决策。这女人权欲极强,晚年更注重拉拢势力。 袁世凯1859年生在河南项城,早年跟叔父袁保龄过日子,1876年娶于氏。两次乡试没中,就投军入淮军。1882年随吴长庆去朝鲜,平定壬午兵变,崭露头角。1885年在朝鲜娶金氏为妾,生下袁克文等孩子。1894年甲午战时,他回天津,次年奉命小站练兵,建北洋陆军,训练狠辣,士兵天天练枪法队列。1899年署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护外国人,赢得列强好感。1901年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北洋六镇,推动地方改革,如办学校、搞警政。他手握重兵,影响北方各省,在晚清政坛如日中天,但也树敌不少。 袁克文1890年生在朝鲜汉城,母亲金氏是朝鲜贵族。他小时候过继给沈氏,沈氏没孩子,对他像亲儿子一样宠。袁克文长得帅,聪明过人,诗词书法样样行。1902年袁世凯当直隶总督,请严修、方地山教儿子们。袁克文学得快,早起练字,下午读古书,晚上帮父亲抄公文。家里养寿园的匾额对联大多他写。袁世凯偏爱这个儿子,常给他古玩字画,父子俩处得铁。袁克文还精通昆曲,收藏书画古玩,后来写过叶子戏资料,如《雀谱》和《叶子新书》。他不光有才,还加入青帮,在民国时成上海滩名人。但早年他就是个典型纨绔子弟,花钱大手大脚。 1907年慈禧寿宴上,这事儿发生了。袁世凯带袁克文去颐和园拜寿,慈禧看到袁克文,觉得这小子合适,就问袁世凯愿不愿意把他留给叶赫那拉家。叶赫那拉家是慈禧家族,她想通过联姻拉拢袁世凯,巩固地位。晚清时候,慈禧常这么干,用婚姻绑权臣。袁世凯当时掌控北洋军,是慈禧倚重对象,但也让她忌惮。他一听这话,马上说儿子已有婚配,挡了过去。这六个字救了儿子,也没直接得罪太后。慈禧没再逼,但脸色不好看。事儿传开后,民间野史多有记载,像《睇向斋秘录》和《袁世凯传》,虽不是正史,但反映晚清政治的钩心斗角。慈禧这举动,暴露她晚年对家族的执着,袁世凯的应对,显示他老练。 袁世凯为什么这么怕?因为清廷摇摇欲坠,叶赫那拉家名声差,儿子进去等于跳火坑。慈禧喜怒无常,万一真逼婚,袁家就麻烦大。袁世凯手握兵权,却不愿儿子当人质。他用已订婚这借口,既圆滑又有效。历史上,类似联姻常见,比如慈禧早年就用婚姻稳固权力。但这次,袁世凯成功避开,保住儿子自由身。这事件虽小,却折射晚清权斗的微妙。慈禧想借此拉近袁世凯,袁却保持距离,避免深陷宫廷漩涡。野史说袁克文因此事后被父亲赶紧娶媳妇,就是防太后再提。 宴后,袁世凯马上给袁克文办婚事,选户部侍郎刘永庆的女儿刘梅真。两人1907年底结婚,婚礼在北京办得热闹,军政大员都来。起初,袁克文对媳妇还行,两人住一起,偶尔看字画。刘梅真端庄,会写字。但袁克文本性难移,婚后常出去跟戏子混,夜不归家。刘梅真在家守空房,没办法。袁世凯看儿子这样,头疼,但自己后院一堆妾,也没资格管。1915年,袁世凯想称帝,袁克文反对,两人闹翻。他跑上海,入青帮,跟秘书步翔棻混,在滩头当大佬。这段父子冲突,源于袁克文不愿卷入父亲野心。 1916年袁世凯死,袁家散了。袁克文分到家产,住上海酒店,天天挥霍,带美女逛秦淮河。钱花光,他就卖字画过日子。1922年赈灾,他卖掉珍藏的兰亭序字帖,一天写40副对联,卖得火。袁克文一生才华横溢,却放荡不羁,昆曲唱得好,诗词传世。但晚年喝酒玩乐,身体垮了。1931年3月22日,他在天津病逝,只有42岁。死时家穷,只剩20块大洋。丧事靠青帮兄弟和旧识办,灵堂大,200多个孝子哭,送葬队几里长,4000多人来,包括官员戏子。袁克文的下场,让人叹气,一身本事却没正经用。

0 阅读:324

猜你喜欢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