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大陆对蔡英文发出一个前所未有警告。 日本共同社今天(9月10日)公开

香花幽草心清 2025-09-10 20:55:40

就在刚刚, 大陆对蔡英文发出一个前所未有警告。 日本共同社今天(9月10日)公开对外证实称,蔡英文已经于当地时间9日抵达日本,并刻意强调宣称是“私人行程”,且强调宣称自己没有与任何日本政客进行“会面”的计划。 这看似寻常的银发老太太出游,实则是继佩洛西窜台后又一次踩踏两岸红线的危险试探。 蔡英文对此次日本之行早有预谋。2024年7月,她就试图借安倍晋三遇刺周年祭赴日,却因日本政府顾忌中日关系被迫取消。 这次她选择9月9日这个特殊日期,既是日本投降纪念日前夕,又恰逢大陆“九三”阅兵周年,行程安排充满政治隐喻。 据日本《产经新闻》披露,蔡英文此行刻意避开东京、大阪等政治中心,选择在箱根山间别墅“隐居”。 但这无法掩盖其真实意图:2016年她曾以同样手法赴日,通过“友会”牵线与日本自民党议员秘密会面,2020年卸任前更计划以“医疗签证”赴美,最终因疫情作罢。这种“打擦边球”的策略,与1995年李登辉以“私人访问”名义赴美演讲的套路如出一辙。 大陆的警告绝非空谈。2024年6月五部门联合发布的《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意见》已明确:对分裂国家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最高可判死刑且终身追责。 这份文件出台后,萧美琴在美豪宅遭冻结、曹兴诚深圳公司被清算的案例,让“台独”分子首次感受到“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寒意。 此次事件中,大陆首次将“私人行程”与“分裂行径”直接挂钩。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表态暗藏玄机:“无论以何名义窜访,都不能改变其挟洋谋独的实质”。 这等于给所有“台独”分子划下红线:只要与外部势力勾结,即便躲在度假村里,也随时可能被法律长臂管辖。这种“缺席审判”模式,参考了2018年加拿大对孟晚舟的拘押,但更具主动性。 日本政府的暧昧态度暴露其战略焦虑。一方面,自民党内部“亲台派”势力强大,前防卫大臣石破茂等政客公开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 另一方面,中日经贸依存度高达35%,日本汽车、电子产业在华利益超过2000亿美元。这种矛盾在安倍执政时期就显露无遗,2017年日本允许李登辉访日,次年就在东海油气田问题上对华强硬。 此次事件中,日本选择“睁只眼闭只眼”的策略:既未正式批准蔡英文签证,也未公开阻拦其入境。这种“模糊操作”与2012年日本政府处理钓鱼岛“国有化”危机时如出一辙,既想迎合国内右翼势力,又怕触怒中国引发经济反制。 但历史教训表明,这种骑墙政策终将付出代价:2019年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暴跌92%,正是中国对日方错误行径的精准打击。 解放军近期的动作极具针对性。福建舰航母编队正在南海进行电磁弹射测试,舰载无人机部队的部署使解放军首次具备24小时不间断海上监控能力。 这种军事部署与蔡英文访日形成微妙呼应,当“台独”分子在东京密谋时,山东舰的歼-35战机已能对台湾海峡实施全时段覆盖。 值得关注的是,大陆近期在台海中线频繁进行“联合利剑”演习,动用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打击海上移动目标。 这种“外科手术式”威慑,与2020年台海危机时形成鲜明对比:当年解放军主要展示区域拒止能力,如今已能实施精确“斩首”。 台湾军事专家分析,若蔡英文与日本政客接触,解放军可能启动“锁台”演习,切断台日海上运输线。 大陆对“台独”势力的打击手段日趋成熟。2018年对晋华电子的制裁导致其技术团队集体出走,2023年将33家台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些案例证明:经济手段已成为反“台独”斗争的重要战场。 此次事件中,大陆虽未直接制裁蔡英文,但已启动对其海外资产的摸排,据知情人士透露,蔡家在台北信义区的三栋豪宅、高雄加工出口区的仓储用地都可能被列入审查名单。 这种“精准打击”策略,借鉴了美国对华为的制裁经验。但大陆更注重法律战与舆论战的结合:2024年《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首次将“台独”分子行为定义为“恐怖主义资助”,为其实施金融制裁提供法理依据。这种“组合拳”打法,让“台独”势力陷入“动辄得咎”的困境。 站在2025年的时空坐标回望,蔡英文的“箱根隐居”不过是台海棋局中的一个小插曲。当日本政客还在盘算“亲台”与“亲美”的利益平衡时,大陆已织就一张覆盖法律、经济、军事的天网。这让人想起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前,尼克松政府同样低估了北京的战略定力。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结局可能截然不同。当年毛主席用“小球转动地球”打开中美关系,如今大陆用法律与实力构筑起维护主权的铜墙铁壁。 当蔡英文在温泉旅馆泡澡时,或许该听听东海的波涛声,那既是历史长河的奔涌,也是统一进程的号角。 信息来源: 蔡英文窜访日本,外交部:已向日方严肃交涉和警示 2025-09-10 16:15·人民日报

0 阅读:1304

猜你喜欢

香花幽草心清

香花幽草心清

香花幽草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