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俄罗斯已经重新开始了集中攻击乌克兰能源基

天天纪闻 2025-09-10 16:40:38

当地时间9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俄罗斯已经重新开始了集中攻击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行动。   就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卖惨”,渲染乌克兰被炸,在9月8日,乌克兰军队针对俄罗斯军队控制区,顿涅茨克市和马基夫卡市发动了“风暴阴影”巡航导弹、乌克兰自产的“圆面包”巡航导弹,海马斯远程火箭弹和自杀式无人机联合轰炸。   这次乌克兰主攻的目标不一般。在顿涅茨克,他们盯上了一家叫 "托帕兹" 的工厂。这家工厂可不是普通厂子,1974 年就建成了,最早是乌克兰研究国防电子设备的核心企业,当年还给中国卖过能探测隐身飞机的 "铠甲" 雷达。   2014 年后俄罗斯控制这里,把工厂改成了维修坦克装甲车的基地,听说俄罗斯第 41 集团军的指挥所就设在这里。   乌克兰军方说,他们发射的 5 枚巡航导弹精准命中了工厂,还端掉了另一个位于 "复杂自动化研究所" 的俄军指挥所,用了两枚导弹和好几架无人机。   不过俄罗斯那边放出的画面显示,爆炸点不少在居民楼附近,造成 2 名平民死亡,16 人受伤。   俄罗斯这边也没闲着。就在乌克兰轰炸前,他们已经连续两天攻击乌克兰的能源设施,这也是泽连斯基急着 "喊话" 的原因。能源设施对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太重要了,发电厂、变电站要是被炸坏,不光老百姓没电用,军工厂生产炮弹、无人机也得受影响。   之前 2023 年 3 月那轮空袭,直接让乌克兰全国三分之二的发电能力瘫痪了,医院学校都断电,军工生产也跟着停摆。   再说说乌克兰这次用的武器。"风暴阴影" 是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射程超过 250 公里,能带着 450 公斤的钻地弹头精准打击目标。俄罗斯承认,乌克兰空军的苏 - 24 轰炸机发射的几枚这种导弹,确实突破了防空网造成了破坏。   乌克兰自己产的 "圆面包" 巡航导弹也不简单,之前就多次用来轰炸俄罗斯纵深目标,这次算是老熟人上战场了。海马斯火箭弹是美国提供的,射程 70 公里左右,精度高但价格不便宜,一枚就得 10 万美元,之前就炸过俄军的电子战车和补给线桥梁。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最近还搞出了更厉害的家伙。有消息说他们正在量产一种叫 "火烈鸟" 的巡航导弹,射程能到 3000 公里,弹头重 1 吨,速度 950 公里 / 小时,每月能造 50 枚,德国还资助了这个项目。   不过这次攻击好像还没用到这款新导弹,可能还在留着当压箱底的王牌。   战场之外的博弈更热闹。乌克兰这时候一边 "卖惨" 一边强硬反击,其实是有自己的算盘。   泽连斯基很清楚,要想继续获得国际援助,就得让外界看到乌克兰还在坚持抵抗,同时也要让支持者们觉得援助没白费。可现在西方内部的分歧越来越大,尤其是德国,政局变动对乌克兰影响不小。   德国今年 2 月的选举中,右翼的选择党支持率飙升到 20.8%,成了议会第二大党。这个党一直反对给乌克兰送武器,主张恢复和俄罗斯的能源贸易。   为啥这么多人支持他们?因为德国老百姓实在扛不住能源涨价的压力了。   俄罗斯这边倒是乐得看西方内部分裂。克里姆林宫已经调整了策略,把兵力集中在乌克兰东部工业区,减少了 20% 的消耗,摆明了要打持久战。   普京政府还通过转向印度和中国市场,把石油收入下降控制在了 10%,经济增长率维持在 1.5%,给自己争取了更多战略空间。   现在俄罗斯发言人佩斯科夫也放话了,愿意在平等条件下和泽连斯基对话,但绝不单方面让步,这和冲突初期一心要领土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   这场仗打到现在,双方都在算经济账、政治账。乌克兰虽然能造出 "圆面包" 导弹,也能从西方拿到 "风暴阴影",但长期消耗下去,武器生产和兵源补充都是问题。俄罗斯虽然稳住了经济,但面对乌克兰的远程打击,后方补给线也得时刻提防。   9 月 8 日这场攻防战,其实就是整个冲突的缩影:俄罗斯想通过打击能源设施削弱乌克兰的战争潜力,乌克兰则用精准轰炸回应,同时向西方证明自己的战斗力。   而远在柏林和华盛顿的政治变动,比战场上的导弹更能决定这场战争的走向。德国选择党那些 "停止军援、恢复能源贸易" 的口号,美国两党对援乌政策的拉扯,都让这场冲突的结局变得越来越复杂。   接下来的日子,乌克兰能不能拿到足够的 "风暴阴影" 和资金,俄罗斯能不能顶住西方的制裁压力,西方民众对战争的耐心还能维持多久,都会影响这场冲突的走向。   但有一点很清楚,不管是导弹还是政治谈判,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就像这次轰炸中受伤的顿涅茨克居民一样,他们最希望的还是炮弹别再落到家门口。

0 阅读:87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