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继续聊聊朱元璋,特别是他的“帝王术”。
朱元璋是通过战争夺取江山的,但他绝非一介武夫。出身贫寒,曾做过乞丐、和尚,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成长,历经九死一生才夺得天下。他尝尽人间极苦,也炼就了坚毅果敢、甚至冷血无情的性格。为了成功和权力,他可以六亲不认,手段狠辣,杀人如麻。
在打天下期间,朱元璋就展现出远超一般军阀的远见。他曾向大儒朱升请教,制定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逐步积累实力。取得天下之后,他更是勤读书史,从中汲取统治智慧,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帝王术”。
总结来看,朱元璋的帝王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清除权臣、废除丞相,消灭一切可能挑战皇权的势力
胡惟庸是朱元璋一手提拔起来的,明朝初年许多制度都出自他手,可谓功不可没。朱元璋看中他的能力,用他为己效力。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胡惟庸权倾朝野,满朝文武纷纷攀附,有些事甚至不再上奏,擅自决断。
朱元璋展现出极强的忍耐和谋略,隐忍多年,待政局渐稳、胡惟庸把柄越积越多,终于在洪武十三年以“谋反”为名将其诛杀,并借机牵连出李善长等一大批开国功臣,一网打尽。
除掉胡惟庸并不是最终目的。随后,朱元璋宣布永久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相权被拆散并分散到不同部门,使其彼此牵制,再难集中威胁皇权。
胡惟庸到死才明白:对朱元璋来说,能干的狗不如顺从的猫——他正是因为太能干,才招来杀身之祸。
太子朱标早逝后,朱元璋为给孙子朱允炆铺路,又一手策划“蓝玉案”,清洗了整个武将集团。
朱元璋确实为子孙扫清了掌权障碍,但也导致大量人才丧命。幸存者终于醒悟:这位皇帝要的不是能臣,而是听话的庸才。自此朝中风气大变,官员再不敢轻易展现能力。
朱元璋这套极端维护皇权的做法,也深深影响了明朝后来的统治模式。250年后,崇祯皇帝杀袁崇焕、疑宗室、斥贤能,导致朝中无人可用,最终走向亡国。临终之前,他还大喊“诸臣误我”。殊不知,根子正在于朱明一脉相承的“皇权至上”——绝不能容忍任何潜在的威胁。真正的亡国第一责任人,恰恰是他自己。
我先写这些吧,朱元璋的后面几条帝王术慢慢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