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找死吗!”近日贵州,男子收割稻谷,发现有条蛇,他把蛇抓住了,弟弟看到了,以为是乌梢,就放脖子上玩,竟被蛇咬死,万万没想到,这条蛇其实不是乌梢,而是眼镜王蛇。
信息来源:第1眼新闻 男子误将剧毒的眼镜王蛇当作无毒的“乌梢蛇”,挂脖把玩被咬身亡。村干部:被咬两个小时后便去世,送医院都来不及了。
事发当天,天气晴朗,稻田金黄,正是收割的季节。受害男子李某(化名)与弟弟及村里三四位村民一同在田间忙活,收割成熟的稻谷。
正当大家低头劳作时,李某突然发现稻谷间有一条蛇缓缓滑行。
他心中一惊,但凭着多年的农田经验,误以为是当地常见的乌梢蛇——一种村民熟悉且普遍认为无毒的蛇类。为了防止蛇伤人,李某迅速伸手抓住了它,准备将其移开。
弟弟李某看到后,以为哥哥抓住的是“老熟人”乌梢蛇,便出于好玩将蛇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摆弄。此时,周围的村民也围了过来,一边收割稻谷,一边对眼前的“趣事”表示好奇和兴奋。
有人掏出手机开始拍摄视频,记录弟弟与蛇的互动,有人还笑着打趣说:“这蛇看着就是乌梢蛇,没事的,别怕。”
另一位村民附和道:“以前村里也有人抓过这种蛇,从来没见有人出事,不用紧张。”在轻松的笑声和欢闹氛围中,现场并没有人意识到危险的严重性。
当弟弟将蛇放在脖子上时,蛇猛然发力,向上翻身咬住了他的颈部。起初,弟弟只觉得脖子一阵刺痛,并未立即意识到危险的严重性,以为像往常一样不过是轻微的蛇咬。
但随着毒液迅速在体内扩散,他的脸色开始迅速发白,嘴唇呈青紫色,呼吸困难,身体开始剧烈颤抖。
旁边的村民这才意识到事情并非寻常,纷纷惊呼:“不好了,这不是乌梢蛇!”有人试图用手抓住蛇,但眼镜王蛇反应极快,随后滑入稻谷丛中消失无踪。
村民们慌乱之下,立即将弟弟扶到田埂上,并拨打了当地急救电话。但因事发地点偏僻,距离最近的医院有十几公里,救护车到达需要一定时间。
村民们紧急尝试采取现场急救措施,包括用绳子轻轻束缚被咬部位,尽量减缓毒液扩散,并让弟弟保持平躺、静止,等待救护车到来。
但毒性极强的眼镜王蛇每分钟释放的神经毒素都在迅速破坏神经系统和呼吸功能,弟弟的情况急转直下,仅两个小时便在送医前不幸去世。
事后,村民才发现,原来被抓的蛇并非普通的乌梢蛇,而是一条成年眼镜王蛇。
这种蛇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米左右,是亚洲最毒的蛇类之一,其咬伤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眼镜王蛇性情凶猛且毒性强,一旦咬人,若不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死亡风险极高。
村民们回忆事发现场时,无不自责与震惊。一位年长村民哽咽道:“我们都以为抓到的只是乌梢蛇,从没想到会是这种毒蛇……要是知道危险性,一定不会让他开玩笑。”
另有村民表示,这条蛇可能是从附近的山林中误入稻田,蛇类栖息地与农田交错的现象在当地并不罕见,但多数人对眼镜王蛇缺乏防范意识。
专家提醒,眼镜王蛇虽少见,但一旦被咬,危险性极高,尤其是脖颈、头部等关键部位,毒素会迅速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野外作业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不熟悉的蛇类,发现蛇类时可用工具进行驱赶,并保持安全距离。
若发生咬伤,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同时采取低位束缚和静止处理,尽快送医,并告知医生蛇的外形和颜色,以便使用正确的抗蛇毒血清。
这起事件的曝光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感叹农村劳动环境的危险性,也呼吁社会加强对农民野外安全教育和应急救护培训。
有人评论道:“几秒钟的玩笑,换来了一个家庭的巨大悲剧,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个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