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丰岁稔‌大于天 --记宁夏老专家考察团参观 宁夏泉眼山扬黄灌溉泵站记实 七律

杨森林文化 2025-09-08 22:41:42

年丰岁稔‌大于天 --记宁夏老专家考察团参观 宁夏泉眼山扬黄灌溉泵站记实 七律 黎敬忠 长河千载灌河滩, 一日吸虹淌旱塬。 抽水饮山喷大地, 扬黄浇阪润山峦。 斜坡水管依龙脉, 田野麦苗点炊烟。 时代亲民人未老, 年丰岁稔‌大于天。 2025年9月8日银川 释义: 对联: 上联:千年无堰浇河套 下联:一日吸虹淌旱塬 横批:塞上黄河 话说宁夏水利,唯黄河水兴浪富天下。黄河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川区,称之为“千年无堰浇河套”; 扬黄河水提水灌溉山区,称之为“一日吸虹淌旱塬”。水旱并驱,山川共济,造就了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也。 黄河在宁夏,兴风浪、造山川,产枸杞、扩良田,功德万千。 九曲黄河在宁夏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历史悠久。 九曲黄河自黑山峡入宁夏中卫中宁,到青铜峡,有牛首山镇山锁钥,水势减缓,淤“卫宁平原”;喷渤出青铜峡峡口至石嘴山石嘴含虹,水阻而涌,造“银川平原”。 黑山峡口与青铜峡类四川灌县都江堰宝瓶口,成无坝引水瓶颈堰埭【yàn dài】,于是,黑山峡口以下便有七星渠、跃进渠等灌溉卫宁平原。卫宁平原盛产稻谷枸杞,称枸杞之乡;青铜峡为起点,引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西干渠等等,灌溉银川平原。古代郭守敬受朝廷遣使考察宁夏水利,开渠扩土,振兴农业。黑山峡、青铜峡和石嘴山称为宁夏黄河三峡,有诗曰: 三峡阻水造平原,旱涝保收尽丰年。 鱼米之乡仓廪实,江山如画赛江南。 引黄上山,扬黄灌溉高山台地富民,新中国惠民 然而,宁夏地大物博、山川相缭。除了六盘山阴湿地区外,大部分黄土高原山峦台地,平均年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宁夏南部山区无水灌溉,千百年来靠天吃饭,民苦不聊生。 天下黄河富宁夏,不能只富川区,也要富山峦台地。作为国家“九五”计划重点工程,1966年5月在宁夏红寺堡起动了提黄河水引水上山,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贫困问题,拉开了扬黄灌溉序幕。1978年固海扬黄灌溉工程;1988年盐环定扬黄工程、贺兰山提水灌溉工程相继诞生。 山区的水,命根子。宁夏南部山区,靠天吃饭,水贵如油。人们世世代代靠天吃饭,长期处于贫困之中。为从根本上解决因水致贫问题,政府拉开了扬黄灌溉、移民搬迁工程。30年累计搬迁123万人,固海扬水(固海扬水、同心扬水、固海扩建)灌溉161万亩土地;盐环定扬水灌溉44万亩。 世纪扶贫离干旱,山峦台地灌黄河。 有源之水生万物,经济一跃走上破。 千年黄河上高原,龙脉高卧泉眼山 9月5日世界水日。自治区老干部局组织自治区老领导、老专家参观宁夏水利发展史,随后又参观了泉眼山同心扬黄灌溉水利工程。老专家、自治区原政协副主席袁汉民在泉眼山泵站发来了一组照片,把人们带入了靠天吃饭和扬黄灌溉的前后对比情景。一个名叫“水利人”的网民,感慨万千,十分感谢党和政府的扬黄移民开发政策,感谢领导对宁夏水利事业的支持! 泉眼山泵站是固海扬黄灌溉工程的渠首工程,直接从黄河提水,一级泵站。主干渠自泉眼山至固原七营。后于同心扬水工程合并。工程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作《蝶恋花.参观泉眼山扬黄泵站》一首: 中宁杞乡泉眼山,扬黄参观,感慨千千万。 泵站黄河吸提灌。滔滔波浪浇区县。 山峦台原水作伴。五谷丰登,一路皆称赞。 已把成果交满卷。触景生情吟诗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