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张爱玲的父亲趁妻子不在家,偷偷拿着针管来到张爱玲的房间,在昏迷的张爱玲胳膊上注射一针。 很多人谈论张爱玲,总会提到她显赫的家世。她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外曾孙女,祖父张佩纶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但这份荣耀,对她而言更像是一座华丽的囚笼。 那个家,表面上阔气得很。住的是二十多间房的大别墅,出门坐的是英国产的“获素”牌汽车,连司机都是专门雇来的白俄罗斯人。 可在这层金灿灿的外壳下,弥漫的却是鸦片带来的懒洋洋、灰扑扑的气息。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就是个典型的封建遗少。他一边软弱地沉溺于鸦片和妓院,一边又固执地想捍卫那套旧式男人的权威。家里的钱,大把大把地烧在了他和继母的烟枪上,却不愿为女儿的未来投资一分。 从圣玛利亚女校毕业后,张爱玲唯一的念头就是出国留学,那是她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家的唯一希望。可这个想法,直接撞上了继母冰冷的算计。 在她看来,女孩子读书就是浪费钱,反正迟早要嫁人。 因为去生母黄素琼那里住了两周,没有提前向继母报备,继母尖酸刻薄的辱骂袭来,张爱玲本能地伸手一挡,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继母立刻跑到丈夫面前哭诉,颠倒黑白说张爱玲打了她。那个男人,不问青红皂白,冲过来就对自己的亲生女儿拳打脚踢,嘴里还咆哮着要打死她。 暴力之后,是更可怕的囚禁。张爱玲被关进一间空屋里,像个犯人一样被看守着。但她没有绝望,为了不让身体垮掉,她偷偷在屋里压腿锻炼,心里默默盘算着逃跑的路线。 还是靠着老佣人何干的掩护,她趁看守换班的空隙,像一只惊鸟般逃出了那个所谓的家。何干因此丢了工作,但在离开前,他还是默默地把张爱玲的东西送到了她姑姑家。 逃出来后,在追求新思想的母亲和姑姑支持下,张爱玲考取了伦敦大学,后因战火转入香港大学。在港大的日子很苦,钱总是不够花,但她终于可以自由地读书和写作了。 “出名要趁早”这句名言,听起来充满天才的傲气,但对当时的她来说,更像是一种在资源被剥夺、情感被榨干后,拼尽全力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的呐喊。她的传奇,不是从锦衣玉食开始的,而是从决绝地逃离那个权力失控、情感破产的魔窟开始的。
一天,张爱玲的父亲趁妻子不在家,偷偷拿着针管来到张爱玲的房间,在昏迷的张爱玲胳膊
酷炫青春风飞扬
2025-09-08 15:47: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