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九三阅兵这一环节取消,原因让人暖心 今年九三阅兵有个变动,大家看了可能会有

瑶光沐蕙芷 2025-09-07 21:16:16

泪目!九三阅兵这一环节取消,原因让人暖心 今年九三阅兵有个变动,大家看了可能会有点感慨——抗战老兵方队不安排了。 国新办说,这是综合考虑后决定的。这事乍一听可能让人有些遗憾,但了解背后的原因后,心里反而觉得暖暖的。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老英雄们年纪实在太大了。回想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时,由300多名抗战老兵、支前模范和英烈子女代表组成的方队,作为受阅第一方阵通过天安门,平均年龄已经90岁,最年长的甚至超过百岁。 时光匆匆,又过去了十年,如今仍健在的抗战老兵大多已年近百岁或更高龄。让百岁老人承受阅兵训练和现场长时间的站立、行进,对身体是巨大的负担,甚至可能带来不可逆的健康风险。有曾经参与过阅兵保障的医护人员透露,当年为了让老兵们撑完流程,医疗队全程紧跟,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有些老兵为了不出状况,甚至提前少吃少喝。如今老英雄们的身体状况更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了。 所以,这次国家做出了一个更有人情味的决定:不再组织抗战老兵组成方队参阅,而是邀请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老民兵、地方支前模范代表和抗战烈士亲属代表到天安门现场观礼。这样老人们可以在有遮阳棚、医护保障,甚至连座椅都是特意选的软靠背的舒适环境中,安安稳稳地观看阅兵,不用再硬撑着“亮相”。这种“不折腾”,比任何形式的致敬都更实在,是对英雄更深层次的体恤与尊重。 这个安排的暖心之处还在于它的包容性,国家明确表示,“中国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国民党军队也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并特意邀请国民党抗日老兵到现场观礼。这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全民族抗战”这个概念最生动的诠释。只要是为国家、为民族出过力的老英雄,都能坐在观礼席上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虽然老兵方队没有亮相,但对抗战历史的尊崇和对英雄的敬意并未缺席。今年的阅兵中,战旗方队展示了来自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功勋部队的战旗,由年轻官兵擎旗受阅。当这些功勋战旗迎风飘扬,《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的经典旋律响彻天安门广场时,抗战先辈的精神已深深融入每个环节。此外,来自全国15个省份,涵盖抗战时期主要抗日根据地的民兵方队,其中不乏英雄集体的后代,也展现了人民战争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的传承。 这一变动也折射出国家纪念活动理念的升华和成熟。尊崇英雄不仅要形式上的隆重,更要实质性的关怀和对生命个体的尊重。过去,尊重更多体现在宏大场面与集体亮相;如今则更强调个体的感受与尊严。国家不再需要让百岁老人辛苦亮相来证明历史的真实性,而是通过更人性化、更可持续的方式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敬意。这背后是一个自信大国的成熟与担当。 看着观礼台上白发苍苍的老兵们望着战旗飞扬、望着年轻战士昂扬的步伐、望着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隆隆驶过,他们眼中闪烁的不仅是惊叹,更是“夙愿得偿”的欣慰。当年他们用青春与热血守家卫国,如今国家已强盛安定,盛世正如他们所愿。这种从“行走的致敬”到“安静的守护”的转变,或许才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也是对老英雄们最好的回报!

0 阅读:241
瑶光沐蕙芷

瑶光沐蕙芷

瑶光沐蕙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