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晚间,普京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在谈到俄乌冲突时,他明确表示,从未排除和

士气沉沉 2025-09-07 01:43:34

9月3日晚间,普京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在谈到俄乌冲突时,他明确表示,从未排除和泽连斯基会面的可能,如果他愿意会面就会面,那就来莫斯科。   9月3日晚,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内灯火辉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结束四天访华行程后,面对中外记者召开新闻发布会。当被问及俄乌冲突时,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直言从未排除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的可能,如果泽连斯基愿意会面,那就来莫斯科吧。 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涟漪,现场记者们纷纷交换眼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 普京的访华之旅从8月31日启程,他先在天津出席了上合组织峰会,随后赶赴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整个行程被外界视为中俄关系深化的象征。 发布会上,他毫不吝啬地赞赏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称此次中国之行成果“积极”,仿佛在为这场国际舞台上的外交秀画上圆满句号。 普京谈及俄乌冲突时,眼神中透出一丝深沉。他强调,这场战争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为了“生活权利而战”,俄罗斯不得不采取行动保护自身利益和民众安全。 记者们追问细节,他缓缓展开描述,指出俄军近期对乌克兰军工企业和基础设施发动了大规模打击,乌军一周内损失约9320名军人,多个作战集群在“南部”和“东部”方向取得进展。这些数字和战况被普京娓娓道来,像在讲述一场不可避免的命运博弈。 他话锋一转,提到与泽连斯基的会面可能性,从未设限,但会面需要有意义和准备。普京甚至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亲自请求他与泽连斯基会晤,他已告知特朗普,如果泽连斯基愿意,莫斯科的大门随时敞开。 这番表述让现场气氛变得扑朔迷离,似乎在暗示一场潜在的外交转折点,但谁又能保证这不是另一场国际棋局的开端? 就在普京访华期间,俄乌冲突的火药味并未消散。欧洲多国悄然行动,9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26国正式承诺,在俄乌达成停火后向乌克兰部署军队,作为安全保障的核心内容。这消息像一股暗流,与普京的言论形成鲜明对比。 泽连斯基的反应更为激烈,他直接拒绝了普京的会谈提议,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他可以来基辅。当我的国家每天都被导弹袭击时,我不能前往莫斯科。” 普京对此早有预料,他在发布会上补充道,如果冲突不能和平解决,俄罗斯将不得不诉诸武力手段,并提到“隧道尽头似乎有一丝曙光”,但这曙光是和平还是战火,无人知晓。 这种不确定性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动着全球神经,普京还提到与阿联酋领导人的会谈,暗示外交努力仍在进行,但进展缓慢。欧洲的介入和泽连斯基的强硬态度,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仿佛一场多方角力的戏剧,高潮迭起却难见结局。 普京的北京之行不仅聚焦俄乌,还透露出更深的国际博弈。俄外交部稍早公布的外长拉夫罗夫采访实录显示,俄美领导人在阿拉斯加会晤中,俄方同意在部分议题上展现灵活性,这或许为未来和谈埋下伏笔。 但普京在发布会上并未深谈此事,而是转向访华成果,强调中俄能源合作深化,为俄罗斯经济注入新动力。这种转移话题的技巧,像在刻意回避某些敏感点,却又巧妙地留下悬念。 记者们追问细节时,普京只是微笑,眼神中掠过一丝深意,仿佛在说:世界舞台上的每一步,都需谨慎布局。随着发布会结束,他连夜飞往俄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准备出席9月5日的东方经济论坛全体会议。 离开北京时,普京的身影在夜色中渐行渐远,但他的话语却回荡在空气中,关于俄乌未来的谜团依旧未解。 如果泽连斯基响应会面邀请,或许能带来一线转机;如果僵局持续,冲突的阴影将笼罩更久,而欧洲的承诺和美国的介入,只会让这场风暴更加难以预测。世界屏息以待,下一幕何时上演?

0 阅读:19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