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阅兵之后,孙立人将军后人提出请求,希望能尽快把孙立人将军的棺木,运回家乡安

万事浮华 2025-09-06 20:37:42

.看完阅兵之后,孙立人将军后人提出请求,希望能尽快把孙立人将军的棺木,运回家乡安葬。 孙将军临终前曾代交:不葬大陆,永不入土,现在去世快35年了,棺木还在台湾自家果园里搁着,没入土。 从军校毕业后,孙立人就回国投身到了军队当中,他可不是那种光有理论没实践的人,很快就在军事领域崭露头角,还带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 孙立人最让咱老百姓敬佩,也让敌人胆寒的战绩,那肯定是在滇缅战场上取得的,当时啊,咱们国家被日本鬼子侵略得不成样子,沿海地区好多地方都被占了,国际援助物资进不来,形势特别严峻。 而滇缅战场就成了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通道,孙立人带领着部队去了那儿,那真是和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搏斗。 孙立人将军曾带着队伍把日军打得屁滚尿流。他指挥作战灵活多变,日军那些战术在他面前常常吃瘪。 而且他还特别注重士兵的训练和装备,所以他带出来的兵素质都很高,还记得前面说他手下将士喝牛奶都得把罐头涮三遍吧,这事儿看似不起眼,却能反映出孙立人将军治军的严谨和对物资的珍惜态度。 在那么艰苦的战争环境下,物资极度匮乏,每一点资源都可能关乎战士们的生命,关乎战斗的胜负,他能把部队管理得这么细致,这真不是一般将领能做到的。 还有那次救援英军,那也是孙立人将军的一个经典战例,当时英军被日军围困,情况十分危急,孙立人将军接到任务后,毫不畏惧地带着部队就冲上去了,他凭借着出色的指挥和战士们顽强的战斗精神,硬是把英军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这一战不仅解了英军之围,也让咱们中国军队在国际上扬眉吐气了一把,外国人都对咱们中国军人的战斗力竖起了大拇指。 孙立人将军也因为在滇缅战场上的卓越表现,成了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人物,也成为了全体中国人心中的抗日英雄。 可是啊,战争结束后,孙立人将军的命运却发生了转变,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孙立人因为一些复杂的政治原因被蒋介石给软禁了起来,这一软禁就是长达33年之久啊。 你想想,一个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为国家和民族立过大功的将军,就这么被关着,才华得不到施展,抱负无法实现,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 孙立人将军被软禁期间,肯定也对自己的遭遇感到无奈和悲愤吧,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气节,没有向那些不合理的事情低头。 一直到1988年,孙立人才恢复了自由,可这时候他已经是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了,他在1990年去世,至今棺木都还没有入土为安,就停放在台湾自家的果园里。 说到这儿,真让人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一位为国家出生入死的英雄,怎么能在去世后还得不到安息呢? 而孙立人将军临终前留下了“不葬大陆,永不入土”的遗愿,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他一生爱国,可却因为政治原因被长期软禁,心中肯定有很多委屈和对大陆家乡的思念,他可能觉得只有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大陆安葬,才算是真正的落叶归根,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现在呢,孙立人将军的后人在看完阅兵后,提出了希望能把将军棺木运回家乡安葬的请求,这是人之常情啊,不管是出于对先人的孝道,还是对民族传统中落叶归根观念的遵循,都让人非常理解和支持他们的这个想法。 咱想想,阅兵展现的是咱们国家的强大,是咱们军队的威武,在这样的氛围下,孙立人将军的后人肯定更加思念自己的先辈,也更加希望自己家族这位杰出的将军能魂归故里。 孙立人将军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功绩、他的精神一直都在,他在滇缅战场上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是咱们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铭记。 如果他的棺木能够运回家乡安葬,这不仅仅是对孙立人将军个人遗愿的一种尊重和满足,更是对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的敬重,是对所有为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的英雄们的致敬。 咱们国家如今发展得越来越好,两岸关系也在不断地改善和交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让孙立人将军落叶归根,也有助于促进两岸的情感融合,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咱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我真心希望孙立人将军后人的这个请求能够早日实现,让这位抗日英雄能够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家乡,在祖国的大地上得到永久的安息,让他的英灵能够看着咱们国家繁荣昌盛,看着两岸同胞一家亲,这才是对他最好的告慰,也是我们整个民族应该给予英雄的礼遇。

0 阅读:60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28

用户18xxx28

2
2025-09-06 23:34

孙将军千古

猜你喜欢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