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靖宇牺牲前留下的遗言,内容是:“区区日本四岛,断无亡我中华之力,我虽华夏一

飞绿说历史 2025-09-06 18:13:14

这是杨靖宇牺牲前留下的遗言,内容是:“区区日本四岛,断无亡我中华之力,我虽华夏一匹夫,然堂堂七尺须眉,抗日救国之信仰坚如磐石,今日得以血溅山河,我足矣。”   1940年2月23日下午四点半,吉林濛江县的西南角,一个不算高的山头上,大雪盖地,杨靖宇倒在了山沟里,身边没有一个人。   他被围了。   但他没逃,也没投降。   那天,日伪军来了15人,装备齐全,只是因为接到了村民举报,说山里藏着个人,看着破破烂烂,却眼神不一样。仔细一看,才认出是他们通缉了好几年的杨靖宇。   杨靖宇这个人,不是说说而已。   他是真正把命搭进了抗日战争里的人。他是河南确山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脑子灵,性子倔,认准的事就不回头。   后来参加革命,成了一名共产党员,走上了抗日的路。   日本侵略东北以后,他就被派到那边组织抗联部队,和敌人斗了将近十年。   东北这块地方当时条件极其艰苦,但他从来没往后退过一步。   他带的不是正规军,而是一群穿着破衣、吃不饱饭的队伍。   可就是这样一群人,在白山黑水之间,跟装备先进的日军硬扛了好多年。   最难的时候,连子弹都得靠缴获,吃饭全靠山里的野菜、树皮,甚至是雪。   抗联部队不是一支军队那么简单,它代表的是一种信念,一种“你入侵我家园,我就不让你好过”的骨气。   而杨靖宇,就是这股骨气的核心。   1940年年初,日伪军开始对抗联进行大规模“围剿”。   他们要彻底清除掉这些在林子里转悠的“麻烦”。   杨靖宇带着自己的部队边打边撤,山林里转来转去,敌人步步紧追。   他知道自己被盯上了,知道这次可能是回不去了。   但他没慌,也没躲,反而选择了留下来断后,把生的机会留给其他战士。   从2月18日开始,杨靖宇一个人被围在山里,不吃不喝地撑了六天。   胃里没一点粮食,靠咀嚼树皮、棉絮、草根硬撑。   你说他怕不怕?当然怕。   可他更怕的是,万一自己投降了,敌人从他嘴里撬出点什么,那抗联几十年的努力就白费了。他不允许自己犯这个错。   当年参与围剿的日伪军原本以为他早就饿得爬不动了,谁想到一靠近,他还能开枪,打死了两人。   这一下他们才意识到,眼前这个又瘦又狼狈、穿着破衣服的人,竟然就是让他们头疼多年的杨靖宇。   他们上报了“战果”,还专门验了尸。   结果让他们都傻了眼——胃里没吃的,全是草和棉花。   一个人能靠这个活六天,还能开枪反抗,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不可理解。   可对杨靖宇来说,只是他早就做好了“死也不投降”的准备。   杨靖宇的死,不是偶然,更不是“被动牺牲”。   他是自己选的这条路。   他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个榜样,不是一个人能不能活的问题,而是这场战争还能不能坚持下去的问题。   他如果倒下的时候是背对敌人,那可能很多人会说“连他都撑不住了,那我们也没必要再扛下去了”。但他倒下的时候,是正面迎敌,枪口还在响,眼睛还睁着。   这份硬气,就是抗战最真实的底色。    参考:吉林日报——“杨靖宇支队”战旗,光荣受阅!

0 阅读:8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