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家饭碗端去给别人盛饭,结果锅都空了。”巴基斯坦把JF-17的核心技术打包空运安卡拉,生产线随即熄火;土耳其用这些资料拼出KAAN,首秀就拿到印尼、沙特大单,却闭口不谈当初说好的股权。 JF-17“枭龙”战机本是巴基斯坦航空工业的王牌,不仅本国空军计划装备250架,还成功出口到了缅甸和尼日利亚等国。 这款战机承载着巴基斯坦航空工业的希望,是其技术实力和国防自主的象征。 可现在卡拉奇的航空工厂里,最后一台 JF-17 战斗机的组装设备被盖上防尘布时,车间主任哈立德对着空荡荡的生产线叹了口气。 就在半年前,这里还灯火通明,工人们穿着蓝色工装调试雷达系统,而现在,那些标着 “机密” 的图纸、发动机核心参数和生产线调试手册,早已被打包进 20 个恒温集装箱,由巴基斯坦空军的 C-130 运输机直飞安卡拉。 当时土耳其来谈合作的代表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拿到 JF-17 的全套技术资料,就和巴基斯坦成立联合公司,共享 KAAN 战斗机的研发股权,利润五五分账。 巴基斯坦想着靠技术换市场,毕竟 JF-17 虽然卖得不错,但在隐身性能上总差口气,能搭上土耳其的隐身战机项目,听起来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负责谈判的官员甚至在会上说:“就像把自家的好米饭分给邻居,回头人家蒸了新馒头,总会给我们留一半。” 可安卡拉的工程师们拿到资料后,态度就变了。他们把 JF-17 的气动布局数据输入计算机,结合从美国偷偷买来的 F-35 部分设计理念,不到一年就拼出了 KAAN 原型机。 今年春天的巴黎航展上,这架涂着土耳其国旗的隐身战机一亮相就炸了场 ,垂直爬升时发动机喷出的蓝色火焰,和 JF-17 的涡扇 - 13 发动机特征惊人地相似,连机翼折叠机构的细节都如出一辙。 更让巴基斯坦人窝火的是,土耳其总统在航展上宣布,印尼和沙特已经签下 30 架 KAAN 的采购意向,总金额超过 40 亿美元。 记者追问合作方巴基斯坦的角色时,他笑着摆摆手:“这是土耳其独立研发的成果。” 当初合同里写的 “巴基斯坦享有 30% 股权”“优先供应 JF-17 的升级部件”,全都成了空头支票。 卡拉奇的工厂现在彻底停了工。原本靠着生产 JF-17 的零部件,工厂每年能给国家创汇 8000 万美元,还培养了 200 多名掌握核心技术的工程师。 可技术资料一送走,土耳其就找借口停掉了零部件采购,说 “KAAN 的标准和 JF-17 不兼容”。工人们要么被辞退,要么只能去修农用飞机,曾经能组装先进战机的车间,现在堆着出口到非洲的摩托车零件。 伊斯兰堡的议会里吵翻了天。反对党议员摔着文件质问:“我们把压箱底的技术当嫁妆送过去,结果连张喜帖都没收到!” 他们翻出当初的合作备忘录,上面明明白白写着 “双方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可土耳其的专利局档案里,KAAN 的设计者名单里连个巴基斯坦人的名字都没有。更糟的是,原来买 JF-17 的缅甸和尼日利亚客户,听说土耳其有了更先进的 KAAN,都纷纷推迟了订单,等着看哪边更划算。 安卡拉的航空产业园里,KAAN 的生产线正加班加点赶工。土耳其工程师私下里说,JF-17 的雷达火控系统帮他们少走了至少五年弯路,尤其是那个能同时锁定 8 个目标的算法,稍微改改就用到了 KAAN 上。 可当巴基斯坦派人来询问技术共享进度时,对方总是用 “还在调试”“涉及保密” 之类的话搪塞,当初承诺的技术培训名额,至今一个都没兑现。 现在巴基斯坦的航空专家们只能对着 KAAN 的公开视频叹气。他们发现这架战机的起落架结构,和 JF-17 的改进型一模一样,连焊接点的位置都没动。有老工程师拿着放大镜看了半天,突然拍着桌子说:“这分明就是我们当初提交的隐身改进方案,他们只是换了层涂装!” 卡拉奇港口的集装箱码头,曾经堆满了发往各国的 JF-17 零件箱,如今却空荡荡的。远处的广告牌上,还挂着 JF-17 翱翔的海报,下面写着 “巴基斯坦的骄傲”。 只是路过的工人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摇摇头 ,把自家饭碗递出去给别人盛饭,最后连锅都被人端走了,这样的教训,怕是很多年都忘不掉。 这次的教训,究竟谁都不能忽视,没核心话语权,再好的“合作”,都只是“披着羊皮的狼”。你手里没有“底牌”,最终真的可能只换来“被摆布”。
答案很简单,但为什么要这样问呢?
【2点赞】
悠然见浮山
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