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一夜爆炸,前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对特朗普下了猛药,说他是“全球信任的破坏者”,还甩出一句让美国人都脸红的话:中国现在比美国更受欢迎。这话一出,全世界都不淡定了。
沙利文之所以这么痛心疾首,是因为他亲眼看到特朗普那套“美国优先”的霸道操作,正把美国多年攒下的那点外交信誉家底给败个精光。他发现在和各国领导人会谈时,对方关心的不再是怎样一起应对所谓的“中国风险”,而是琢磨着怎么赶紧“对美国去风险”。这些国家如今把美国看成是个“最大的破坏者”,一个根本靠不住的小伙伴,甚至直言“美国的全球品牌已经冲进马桶了”。
今年一份覆盖了41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更是扎心,中国的全球净好感度是正8.8,而美国居然是负1.5,这可是头一遭中国在好感度上甩开了美国;更惨的是,年初还有29个国家更偏爱美国,结果到了四月底,就只剩下13个了,这“朋友圈”缩水速度堪称惊人。
特朗普对印度下手特狠,算是把沙利文彻底惹毛了,也成了美国信誉崩塌的活案例。今年八月份,特朗普政府抡起关税大棒,对印度输美商品先加征25%的关税,没过几天又一道行政令直接把关税拉高到50%,理由是印度买了俄罗斯的打折石油。这加起来高达50%的关税,一下子覆盖了印度对美出口的六成多,纺织品、宝石珠宝这些印度支柱产业眼瞅着就要遭殃,有印度研究机构直接警告说今年GDP增长率可能因此跌破6%。
这么一顿猛操作,效果立竿见影,印度总理莫迪连续四次拒接特朗普的电话,转头就访问中国和日本,还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上了话,这种冷处理在外交场上可是相当罕见的。沙利文看得明白,特朗普这哪是在敲打印度,简直是在给中国“送大礼”,硬生生地把印度往中国怀里推。
但这糟心事还不止发生在印度身上,连美国的传统铁杆盟友如今也开始跟美国保持距离了。今年三月,德国、英国、丹麦这些核心盟友,居然不约而同地更新了针对美国的旅行警告,这明摆着是对美国政策的不满。
德国外交部的警告说得特别直白,提醒本国公民就算有美国签证或免签许可,也无法保证能顺利入境,还举了例子说有个德国大学生在纽约机场被无端关了小一天,手机被翻了个底朝天,最后也没说清楚为啥。澳大利亚的民调更惨,对美国信任度暴跌了二十个百分点,只有百分之三十六的人觉得美国能“负责任地领导世界”,这是自打2006年有调查以来头一回跌破五成。
这边美国忙着挥关税大棒四处树敌,那边中国倒是没闲着,靠着务实合作把朋友圈越搞越大。沙利文有点酸溜溜地承认,中国现在看起来倒更像是个“负责任的参与者”,甚至说中国只需“坐着看戏就行,而且他们现在坐得挺舒服的”。
中国搞的“一带一路”,像给老挝修的中老铁路让它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给印尼建的雅万高铁成了东南亚第一条高铁,这些都是实打实能带动经济、改善民生的项目。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的全球态度调查显示,25个受调查国家里,有15个对中国的好感度上升了,高收入国家对中国的正面看法更是创下了六年来的新高。
沙利文这番猛批,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动静,是因为他捅破了一层窗户纸,美国那套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玩法,在2025年这个多极化、去美元化的世界里已经越来越吃不开了。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不仅在国际上碰了一鼻子灰,在国内也挨了联邦法院一记重锤,八月底联邦上诉法院以7比4的投票结果认定他对全球征收关税“无法定权力支撑”,这无疑是对其单边主义政策的直接打脸。
沙利文可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年在拜登政府里苦心经营的那套拉拢盟友对抗中国的“百年大计”,被特朗普这么一通乱拳打得稀碎。但更深层的原因也许是,美国那种光想着靠霸权思维拉帮结派、却不顾别国实际利益的做法,本来就不得人心,特朗普只是加速了它的崩塌而已。如今看来,谁在真心搞合作、谁在任性搞破坏,世界各国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