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马英九大陆遇冷才明白:大陆并不是非他不可,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分量!   想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9-06 10:31:46

[熊猫]马英九大陆遇冷才明白:大陆并不是非他不可,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分量!   想当年,马英九可是国民党的金字招牌,年轻、帅气、口才好,上台后推两岸交流,签了ECFA,游客、货物流动都热络起来。   那时候,他觉得自己能当两岸的桥梁,带着“中华民国”的框架,试着在两岸间找平衡。   2015年在新加坡跟大陆领导人见面,66年来头一回,确实够份量,可惜好景不长,民进党上台后,政策180度大转弯,两岸关系冷到冰点。   马英九下台后想以民间身份再发挥余热,跑大陆搞交流,但效果却不咋地。   2023年,他去南京、武汉,祭祖、参观,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2025年又带队参加海峡论坛,到甘肃感受文化。   表面看这些行程挺有诚意,大陆也给足礼遇,安排妥当,但细看就能感觉出,民众反应没那么热烈,官方接待也更像例行公事。   反观岛内,绿营对他“亲中”的标签猛踩,独派甚至骂他“卖台”。两头不讨好,马英九的处境有点尴尬。   曾经的“政治金童”,如今在两岸关系这盘大棋里,越来越像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这事说到底,还是马英九没看清自己的位置,他可能觉得自己背靠“九二共识”,有点历史功绩,就能继续当两岸关系的“关键先生”。   但大陆这边态度很明白:民族统一是大势,不是靠某个人的光环就能推动的,他的参访有意义,但影响力远没他想的那么大。   两岸关系的进展靠的是民间的共识、制度化的交流,不是某位政客的个人秀,大陆不需要谁来当“救世主”,更不会为谁的政治抱负买单。   这不只是马英九一个人的问题,整个台湾政坛都该照照镜子,岛内有些政客总觉得自己手腕高明,能在大国间玩平衡,甚至幻想左右两岸局势。   可现实是,历史潮流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铁打的事实。   马英九的“遇冷”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的行程有善意,但始终没跳出“中华民国”的框框,想用模糊的立场讨好两边,结果两边都不买账。   看看民进党那边,蔡英文上台后死不认“九二共识”,一门心思抱外部势力大腿,搞“抗中”路线,可民调显示,台湾老百姓其实更想要和平,七成以上希望两岸多交流、少对抗。   马英九的参访好歹迈出了民间交流的一步,但他的局限也明显:光谈“和平”,不触及统一的深层问题,注定走不远。   反观大陆,经济发展、文化复兴,底气越来越足。两岸实力对比早就不是一个量级,台湾政客还想着“以小博大”,只会让自己更边缘。   大陆对两岸关系的态度从没含糊: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推动和平发展,国台办说过,交流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   马英九的到访,大陆给足便利,但这更多是对民间交流的支持,不是给他个人政治筹码加分。   相比之下,蔡英文“过境”美国时,侨胞抗议声不断,待遇冷得像冰。   两种路线,两种结局,顺势而为的还能留点痕迹,逆流而动的早晚被历史甩开。   马英九的经历其实在提醒所有台湾政客: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两岸关系不是谁的个人舞台,民族统一更不是靠某个人就能搞定的大业。   台湾的未来取决于能不能融入中华民族复兴的洪流,马英九的“金童”时代已经过去,他想靠一己之力影响两岸关系,现实却告诉他,历史不会为谁停步。   台湾政客要是还沉迷于自我包装,幻想当“不可或缺”的角色,只会越走越偏。   这场“遇冷”的戏码其实是个机会,让台湾政坛好好想想:顺着历史大势走,还是逆着潮流硬来?   马英九的参访,说明了两岸民间交流的必要,但也暴露了个人局限的尴尬。   民族统一是亿万中华儿女的事业,不是哪个政客的秀场,台湾政客该醒醒了,放下高估自己的幻想,正视现实,才是正道,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站在正确的一边,才能不被淹没。 信息来源:环球网《将出席海峡论坛、共祭伏羲 马英九6月中旬率团再访大陆》

0 阅读:34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2

用户10xxx22

4
2025-09-06 21:55

骗吃骗喝的马娘娘,带坏一群年轻娘炮

一个核桃最补脑

一个核桃最补脑

4
2025-09-06 16:31

马油子!最油滑的政客!最会沽名钓誉!

猜你喜欢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