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中方对美去风险?特朗普对中国船只收费,中企集体弃用美港口 洛杉矶港的码头工人这几个月有点懵,原本熙熙攘攘的港口,中国货轮的身影开始变少。这些老工人干了几十年,还是头一回见到这般景象。 美国新法案将落地,划将从10月14日起,对所有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单次停靠费用最高可达350万美元。 这项被称为"史上最贵过路费"的政策出自特朗普政府之手,旨在重振美国造船业。 具体收费标准显示:从2025年10月14日起,每净吨收取50美元;逐年递增30美元,至2028年4月17日,则每净吨收取140美元。 只要是使用中国船只,不管是吨位还是集装箱数量收取费,都要取最高的。 例如,一艘7万吨的船,光靠港一次就要交350万美元,最多一年收取5次。 哪怕这艘船不是国制造,但只要和中国沾边,就会按照这个标准来。 可能有人觉得,4月份的事情,为什么现在说? 这是因为马上就要到10月了。 还没等到10月14号,中国航运界已经悄悄启动了一场"对美去风险"行动。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远海运在中国大陆航线业务同比增长9.5%,亚洲区内航线增长5.2%,而非洲、拉美等其他国际航线更是猛增11.9%。 这些新增的业务量,正是从原本的美国业务里"挪"出来的。 我国航运方面没有硬刚美国,而是整个航运业动员起来,将中国船只转移到其它航线上。 比如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所在的"海洋联盟",成员还有法国达飞轮船,他们马上将中国船只挪到另外,把非中国船只派到美国航线上。 对于美国的这个无礼政策,不仅是中国人愤怒,美国人也挺愤怒的。 美国的煤炭、农业这些行业都站出来说话了,说短期内根本换不了船。 理由简单却致命:美国船厂要技术没技术、要能力没能力,现在船坞里连一艘现成的LNG运输船都没有。 不光能源业,美国汽车业也喊疼。 如今全球使用的船只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而美国呢美国制造的船只在全球商用船中的占比不到1%。中国的造船速度要远远超越美国。 他们运输汽车,本身就要经常用到中国大型运输船,如果给中国船只涨价,那他们的运输成本也会涨价。最后这笔钱肯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而且,美国也没办法找到中国船只替代品,在最新半年的数据中,全球新造船订单中超过一半都是中国的。 美国对中国货船收费还会影响到美国天然气出口,因为美国目前向欧洲等国出口天然气靠的都是中国制造的天然气运输船,而美国目前没有能力制造相应的船只。 如果美国政府一定要收服务费,那么这些费用无疑都会转嫁到美国的企业和欧洲的买家身上。 这让价格本身就高的美国天然气会面临更大的出口压力。 中国船只集体"绕行",让洛杉矶港、长滩港这些美国西海岸大门面临前所未有的"空心化"。 洛杉矶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三个月下跌,长滩港甚至直接取消了扩建计划,传统航运旺季就要来了,美国物流业得直接面对运力短缺的大麻烦。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大豆的最大出口市场就是中国,今年的美国大豆收获季已经近在眼前,但却没有接到中国进口商的大豆订单。 若是中国船只再被征收停靠费用,那么美国农业将会陷入的是更加艰难的处境。 中国这边反制措施多的是,就在美国公布收费计划的同时,中国能源企业迅速出手。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的炼油企业短时间内把对美国石油的采购量猛砍了90%。 贸易是双向的,你能在航运上卡我,我就能在能源上让你肉疼。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之一,这一转舵,够让美国石油出口商睡不着觉了。 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态,指出美方此举是"损人害己",会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推高全球航运成本,并增加美国通胀压力。 中方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中企这次"大搬家",很可能只是全球产业重新洗牌的开胃菜。最好的反制不是以牙还牙,而是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轮到中方对美去风险?特朗普对中国船只收费,中企集体弃用美港口 洛杉矶港的码头工
理大国迷雾
2025-09-06 00:33:26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