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从现在起,不存在中国武力统一台湾这个选项了。

掘密探索 2025-09-05 10:46:10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从现在起,不存在中国武力统一台湾这个选项了。 希克斯的底气,来自美国2025年高达1万亿美元的国防预算——比2024年多出12%,相当于瑞士一年的GDP。 这笔钱怎么花?一部分进了军工复合体的口袋:波音公司拿到200亿美元的第六代战机F-47项目,帕兰提尔这类AI巨头也跟着分羹。 另一部分则被用来搞“地狱景观”计划:在台湾海峡部署几千架无人机和无人艇,试图用数量优势迟滞解放军。 可问题是,美国自己的无人机产能连乌克兰都供不上,“弹簧刀”导弹在俄乌战场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又要在西太平洋搞“蜂群战术”,只能逼着台湾当局出钱买生产线、买半成品组装,交货日期还得看美国脸色。 更讽刺的是,美国军费虽多,但“内耗”严重。2023年美军审计署曝光,五角大楼有2.3万亿美元军费“下落不明”,相当于每个美国纳税人多掏7000美元。 这些钱够中国造300艘055大驱了。而美军F-35战斗机的妥善率跌到58%,一半以上的飞机趴在地面修修补补。 反观中国歼-20机群的战备率稳定在85%以上,东风-26导弹能覆盖关岛美军基地,055大驱的雷达能在800公里外锁定航母。谁的“强大”更实在?答案一目了然。 美国为何对台湾问题如此上心?说白了,台湾是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控制了台湾,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向太平洋拓展。 这些年,美国不断向台湾售卖武器,从F-16V战斗机到反舰导弹,能卖的都卖,就是想让台湾跟大陆对抗。 希克斯的“狠话”,本质上是想推动美国加大军事投入,进一步搅动台海问题,同时稳住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让他们继续跟着美国遏制中国。 但美国真的会为台湾“两肋插刀”吗?历史早已给出答案。乌克兰的例子就在眼前:美国开战前承诺全力支持,结果战争打响后,连一架飞机都没敢派出。 台湾当局现在也陷入两难:站在美国一边,怕被当作棋子;不跟,美国又不给保障。 回头看看乌克兰的结局,美国的承诺显得空洞无比。一旦战争爆发,第一个掉头跑的,必定是美国。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的回应既坚定又克制。外交部第一时间谴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解放军则用实际行动说话:2025年4月,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搞了大规模联合演训,出动山东舰航母编队、东风-16导弹、歼-35隐身战机,直接在台湾海峡中部搞“海峡雷霆-2025A”演练,模拟封锁港口和能源设施。 国防大学教授张弛直言:“航母编队在台岛以东卡位,就是要切断‘台独’逃跑的退路和外部援助的通道。” 这种“外阻内封”的态势,让赖清德当局慌了神。岛内民众移民话题量激增,经济界精英都在讨论投资风险。 而美国国内也有有识之士发出警告:别把中美关系推向危险边缘,跟中国过度对抗,最后倒霉的还是美国自己。 说到底,希克斯的“狠话”不过是美国霸权焦虑的体现。她提到的2027年、2035年、2049年,正好对应中国建军100周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节点。 美国害怕中国在这些关键节点上实现突破,所以想用军事手段“锁死”中国。但历史早已证明,靠穷兵黩武维护霸权是行不通的。 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花了8万亿美元,结果换来的是数十万平民死亡和自身债务危机。现在又想在台海复制这种模式,只会把台湾推向战争深渊。 对于中国来说,台湾问题是内政,容不得任何外部势力干涉。解放军的联合演训、《反分裂国家法》的利剑高悬,都在警告“台独”和外部势力:搞分裂只有死路一条。 美国的1万亿美元军费,买不来台湾的“安全”,反而会加速其霸权的衰落。 正如中国驻美大使馆引用的那句话:“高关税必然招致报复,贸易战最终会让市场萎缩崩盘。”同样的道理,军事对抗也只会让美国陷入更深的泥潭。 最后想对台湾的普通民众说一句:别再被那些政客和外部势力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解决台湾问题,还是得中国自己来。 和平统一最好,但如果有人继续搞“台独”,那就别怪我们出手。毕竟,14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不是任何外部势力能随意践踏的。

0 阅读:1093

评论列表

熊猫乙

熊猫乙

3
2025-09-05 17:58

最好结果,台军起义,清除台独分子,回归祖国!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