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韩国突然宣布 9月4日韩国财政部直接把中国单模光纤按在地上摩擦:从下月

康安说历史 2025-09-04 23:34:09

就在刚刚 韩国突然宣布 9月4日韩国财政部直接把中国单模光纤按在地上摩擦:从下月19号起,无论亨通、长飞还是金星通,统统加收43.35%的临时反倾销税,一口气连收四个月。 可韩国怕是忘了,这场贸易战的 “始作俑者” 从来不是中国。早在 2005 年,中国商务部就对原产于韩国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征收反倾销税,之后每隔五年复审一次,2023 年最新裁定更是明确要继续实施五年。 当时韩国企业 LS 电线株式会社面对的可是 9.1% 的税率,其他公司最高要缴 46%。如今风水轮流转,韩国却玩起了双重标准,这吃相未免太难看。 更讽刺的是,这已经不是韩国本月第一次对华出手。8 月 12 日刚宣布对中国热轧不锈钢板征收 21.62% 的反倾销税,转身就在光纤领域故技重施。 短短一个月内连出两招,韩国贸易保护的大棒挥得比谁都勤。他们大概觉得只要把 “反倾销” 的帽子一扣,就能把本土市场的竞争力不足问题轻轻掩盖过去。 但中国光纤企业的实力可不是靠低价堆出来的。长飞光纤从 2016 年开始连续七年保持全球销量第一,2022 年营业收入更是冲到 138.3 亿元。 在中国移动最新的光缆集采中,亨通、长飞等四家中国企业拿下了 60% 的份额,这样的市场地位靠的是真刀真枪的技术实力。 从曾经被美国垄断,到如今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光网络销量,中国企业靠的是预制棒技术突破和完整产业链支撑,把光纤价格从每公里 2000 多元拉到 30 元,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不是所谓的 “倾销”。 韩国自己心里清楚,中国光纤的价格优势来自哪里。当中国实现大尺寸预制棒量产,一年能产出 10000 万公里八芯光纤时,国外企业根本望尘莫及。 这种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被韩国曲解成 “不公平竞争”,说到底还是自家企业跟不上趟。看看全球光纤激光器市场,韩国企业加起来才占 10% 份额,技术落后就用关税当挡箭牌,这操作实在不怎么光彩。 更有意思的是,韩国此次征税特意把 G.652.D 型号排除在外,只针对其他单模光纤。这种精准打击的手法,暴露了他们想保护本土特定产业的小心思。可他们忘了,中国商务部早就练就了火眼金睛。 就在今年 9 月 4 日,中国刚把美国规避关税的光纤产品纳入征税范围,最高税率达 78.2%。真要比贸易救济手段,中国企业早就习惯了在风浪里行船。 韩国大概没算过这笔账,43.35% 的税率意味着什么。按照海关计税规则,一批 10 万美元的光纤要多缴 4 万多美元税款,叠加其他费用后成本飙升。 这不仅会让中国企业调整出口策略,更会让韩国本土通信企业买单。毕竟中国光纤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离开高性价比的中国产品,韩国的 5G 建设和宽带升级恐怕得花更多冤枉钱。 说到底,韩国这招就是典型的 “自己技术追不上,就玩关税制裁”。他们眼红中国企业从技术跟跑到领跑的逆袭,受不了曾经的垄断暴利被打破。 要知道在 1990 年代,美国企业靠垄断光纤市场随意涨价,如今中国企业用实力把价格打下来,反而成了 “原罪”。这种只许自己赚钱不许别人发展的逻辑,在全球化时代早就行不通了。 中国企业也不会坐以待毙。从打破美国预制棒技术垄断,到构建完整的光纤产业链,中国光纤行业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韩国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许能逞一时之快,但挡不住技术进步的潮流。 毕竟贸易保护罩护不出核心竞争力,真要比拼实力,中国光纤企业早就用全球市场份额证明了自己。这次韩国非要逆势而为,最终只会发现,搬起的关税大棒,最后砸中的还是自己的脚。

0 阅读:1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