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万万没想到胡塞武装的“闪电报复”如此迅猛,刚在也门轰炸行动中“斩首”胡塞武

兰亭说事 2025-09-04 11:31:42

以色列万万没想到胡塞武装的“闪电报复”如此迅猛,刚在也门轰炸行动中“斩首”胡塞武装的几名高级官员,随后以色列船只就在红海海域遭到了胡塞武装的袭击。 8月28日这天,以色列精准空袭,直捣也门首都萨那的一幢大楼,胡塞武装的内阁现场立刻变成废墟,其行政机构负责人艾哈迈德・拉哈维当场被炸死,同行的12名高级官员也被精准索命! 这次胡塞损失的可都是行政骨干,他们怎能善罢甘休?快刀斩乱麻,不到3天,就出了口恶气,9月1日,胡塞用导弹轰炸以色列的游轮“猩红射线”号,船员们也没想到自己成了胡塞复仇的“活靶子”,顷刻葬身火海。其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更是大言不惭:“任何支持以色列的实体都将成为我们合法打击的目标。” 胡塞武装的报复如此迅猛,令人咂舌。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可以肯定的是,这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有底气加持的“蓄谋已久”。 据美国国防部报告,自2023年11月以来,胡塞武装已对红海海域发动超过100次袭击,使用了至少数百架无人机和导弹,其攻击频率和强度在近期显著上升,人们逐渐意识到,胡塞武装不再是一支简单的游击队,而是发展成了拥有无人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海上无人艇等设备的庞大武器库。 尤其是他们最具震慑力的导弹系统,弹道导弹“布尔坎”系列射程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公里;巡航导弹“圣城”系列 和 “苏马尔”系列可以超低空飞行,规避雷达探测;反舰导弹如“努尔”、“胜利”,使他们具备了封锁海上航道的能力。 2023年10月31日,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发射高超音速导弹,后续于11月1日、6日再次发动类似袭击,导致以色列部分军事基地瘫痪,本·古里安国际机场暂停运行,那叫一个惨痛!2025年4月6日,美国那艘号称无敌的“杜鲁门”号航母,在红海北部竟然被胡塞武装给盯上了,还挨了袭击!胡塞武装用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对其轮番轰炸。有一艘随行的驱逐舰被导弹直接命中,舰体受损,2个美军士兵受了轻伤。 而且胡塞武装拥有强有力的外援,从一支地方武装发展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军事力量,这离不开伊朗的帮助,先进的武器层出不穷,‌ 最可圈可点的法塔赫-2 ‌,用于组装“ 巴勒斯坦-2 ”高超音速导弹,该导弹速度可达16马赫,射程2150公里,足以威胁以色列“铁穹”系统。 当“斩首”行动遇上“闪电”报复,红海不得不从承载着经济功能的贸易枢纽变为危机四伏的险要关口。 红海作为全球贸易的“十字路口”,承担着全球约12%的贸易量和30%的集装箱运输。但胡塞武装的威胁迫使多数大型航运公司宣布无限期暂停红海航线,选择绕行非洲好望角。保险费用飙升和航线巨变使得这条经济命脉被掐紧,令人苦不堪言。 如从上海到鹿特丹的航线,经苏伊士运河通常需约35天。绕行好望角则将航程拉长至42天以上,航程增加约30%,燃油成本增加数十万美元。而这些额外成本,却要由全球消费者买单。 不仅如此,前几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留下的“后遗症”导致经济发展缓慢,而现在的情况无疑是雪上加霜。运输时间延长导致船舶周转效率下降,可能出现空箱短缺、船期大面积延误等情况。欧洲市场的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服装鞋帽等商品的供应和价格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问题当前,有些国家显然已经知道如何减少耗损,由美国牵头组建的“繁荣卫士”多国护航联盟,对胡塞武装发动多次军事打击,以此遏制其嚣张的气焰,来使周围地区回归平常状态,使秩序不再失衡。 然而,事实并未像人们预料的那样,相反,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施压和强力打击,似乎使其越战越勇,胡塞武装的根系扎根地下,相当稳固,美国的军事行动无法根除这些反动势力,反而会刺激到对方,长此以往,红海局势仍会僵持在一场恶性循环的漩涡之中。 红海的困局,没办法一次性打破,短时间内难以拨云见日。然而,风险与机遇并存,每一只驶向红海的船,即便知道自己需要在炮火下穿行,也会继续向前。

0 阅读:0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