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常隆基给日军中将牵马,上坡时,他要求对方下马,日军中将下马后,常隆基

趣史小研究 2025-09-03 17:33:05

1943年,常隆基给日军中将牵马,上坡时,他要求对方下马,日军中将下马后,常隆基给了他两耳光,对着他连开数枪,随后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1943年,那是个什么样的年代?东北,早已沦陷十多年。日寇在白山黑水间烧杀抢掠,设立伪满洲国,把这片土地变成了他们侵略的跳板。在那样的黑暗里,有多少中国人,被迫戴上了汉奸的帽子,不是因为他们想,而是为了生存,为了挣扎。我们的主人公常隆基,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出生在辽宁西丰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懂事,也读过几年私塾,知道“国家”二字的分量。但命运弄人,1941年春天,他被日军强行抓去当了伪满洲国靖安军的士兵。 进了军营,常隆基看到的,全是日本人的傲慢与残暴。他眼睁睁看着同胞被欺辱,心里那股子仇恨,就像火苗一样,越烧越旺。他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他要干点什么。他开始默默地寻找机会,寻找一个能痛击敌人的机会。他身在伪军,心却始终是中国心。这和那些真正的汉奸完全不同,就像冰与火。他每天喂马,听从差遣,看似卑躬屈膝,实则暗中观察,伺机而动。他把这份仇恨,这份憋屈,都藏在了心底。 机会,终于来了。 1943年6月12日,一个阴沉的日子,天空像是要掉下来。日本关东军驻伪满洲国最高军事顾问、陆军中将楠木实隆,带着一帮随从,浩浩荡荡地来富锦五顶山要塞视察。楠木实隆这家伙,是个典型的侵略者嘴脸,挺着大肚子,瞪着蛤蟆眼,一路耀武扬威。他身边跟着两个著名的败类,伪军事部大臣邢士镰和第七军管区司令贺幕侠。这三个人,都是当时侵略体系里的重要人物,是日寇在东北的爪牙。 常隆基,作为靖安军的一员,被安排去给楠木实隆牵马。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知道,这次视察,因为级别高,随行人员的武器都被收缴了,安保异常严密。但常隆基早有准备,他冒险把一把上了子弹的手枪,偷偷藏在了马粪兜里。 队伍行进到半山腰,山路开始陡峭。楠木实隆这家伙骑在马上,还一副大爷模样,对着身边的伪军们吆五喝六。常隆基看着他那副德行,心里已经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他知道,就是现在了!这个瞬间,他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伪军小兵,他是代表着千千万万被欺压的中国人,是准备以血还血的复仇者。 他趁着众人不备,猛地掏出手枪,对准楠木实隆,“嘭!嘭!”连开两枪。 楠木实隆还没来得及喊出声,就应声落马,胸口鲜血直流。旁边的邢士镰和贺幕侠都吓傻了,一个赶紧滚下马躲到了马肚子底下,另一个则吓得魂飞魄散。后面的伪军和日军骑兵,一下子全乱了套。这个场景,如果拍成电影,绝对是让人热血沸腾的高潮。 常隆基没有丝毫犹豫,他利索地翻身上马,朝着山下飞奔而去。他要逃!他要去哪里?他想去苏联,然后加入东北抗联,继续战斗!他不是为了报一己之仇,他是要为民族大义而战! 但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他跑到江边,想找船渡江。瓢泼大雨中,他找到一个窝棚,一个打鱼人。他以为碰上了同胞,却没料到,这个叫陈丰年的渔夫,竟然是个汉奸!他看到常隆基军装狼狈,眼神警惕,立马起了疑心,趁常隆基不备,跑去警察署告了密。 很快,大批日军围了上来。常隆基知道,这次跑不掉了。他对着那些围堵他的日军和汉奸们破口大骂:“你们这些败类!”他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敌人在喊着“抓活的”。常隆基深知,如果落到敌人手里,将是无尽的折磨和屈辱。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纵身跳进了滔滔的松花江中。 那一年,他才22岁。 他的牺牲,不是无声的。根据后来的一些史料记载,残忍的日军将他的尸体打捞上来后,挖出了他的心脏,用来祭奠楠木实隆。这种行径,简直是禽兽不如!但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抹杀英雄,那简直是痴心妄想。常隆基用他的行动证明了,哪怕身处绝境,一个中国人也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民族的尊严。 在富锦县的江边,有一座常隆基烈士陵园,那里竖立着一座雕像,雕像上的常隆基,骑在马上,英姿勃发。这座雕像,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他,更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一个人,不要忘记那段沉重的历史,不要忘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尊严而牺牲的英雄。

0 阅读:55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