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号”建设备忘录,蒙古国总理:这是一项伟大的千年工程
据蒙通社9月2日报导,蒙古国总理赞丹沙塔尔及其内阁部长周二提交了2026年合并预算草案,并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赞丹沙塔尔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俄罗斯已同意实施修建经蒙古国境内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管道项目。
赞丹沙塔尔告诉记者称:“还有一个好消息,俄中企业‘俄气’和‘中石油’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将启动穿越蒙古国的‘东方联盟’或‘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建设。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不是百年才能实现,而是千年才能实现……这是个规模宏大的长期项目。我很高兴这项工程的基础已经奠定,这将为蒙古带来新的机遇。”
俄新社报导称,“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将从西西伯利亚气田经蒙古国向中国输送每年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该项目合同期限为30年。
中俄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号”建设备忘录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天然气长期依赖进口,该项目投产后,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年出口总量将突破1000亿立方米,且通过陆地管道运输,可避开海上运输的安全风险,降低对中亚天然气和中东液化天然气的依赖,提升能源战略纵深。同时,俄气价格预计较中亚天然气低15%,将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对俄罗斯而言,这是其突破西方制裁的关键。“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将彻底改变俄罗斯“能源出口依赖欧洲”的历史格局,为其财政收入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
蒙古国则将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该项目每年将为蒙古国带来数亿美元的过境费,相当于其GDP的3%-5%,成为蒙古国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此外,蒙古国还可借机发展本国能源网络,提升基础设施。正如蒙古国总理所说,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长期项目,将为蒙古带来新的机遇。
不过,就目前来看,这只是一个良好开端,后续还有诸多关键环节有待深入磋商。
最为核心的便是价格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双方的经济利益和长期合作的可持续性 。俄罗斯在欧洲市场受阻后,急需拓展亚洲市场,稳定能源出口收入;而中国作为天然气需求大国,在能源采购时也需考量成本效益。此前双方在价格计算方式、参考标准等细节上存在分歧,未来在这方面的谈判必将十分关键。比如是依据国际油气市场价格波动来灵活定价,还是制定相对稳定的长期价格机制,都需要双方基于市场形势、成本核算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权衡。
除价格外,项目建设的成本分摊、技术标准的统一、建设工期的规划等也需进一步协商。管道途经蒙古国,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如蒙古高原、阿尔泰山脉等,会增加建设难度和成本,这部分额外开支如何在三方间合理分配,需有明确的方案。而且,在技术标准上,中俄蒙三方需要确保一致,以保障管道建设质量和未来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设工期的确定也影响着各方收益的时间节点,既要保证工程顺利推进,又要兼顾各方的时间预期。
总体而言,“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是中俄蒙三方共赢的合作,打破了传统地缘政治的零和思维,为区域稳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用户70xxx20
不是不过蒙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