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在萨那点了盏灯,结果引来的是天火。 以色列这次没打仓库、没炸跑道,直接把刀

秋恒看军事 2025-09-02 15:32:44

胡塞在萨那点了盏灯,结果引来的是天火。 以色列这次没打仓库、没炸跑道,直接把刀伸进了权力中枢:萨那空袭中,胡塞“政府”总理艾哈迈德·加莱布·拉赫维与多名部长当场毙命——这是胡塞建政以来,首次有如此高阶的核心班底被成建制抹去。 葬礼第二天,萨那万人送丧,新任“代总理”穆夫塔赫上台,誓言报复并收紧内控。事实先摆这儿,情绪往后站。 细节更扎耳。不是“误炸”,也不是“顺手”:以军确认是“精准打击”,目标直指胡塞高层集会。场合有说法——有的说是“政府工作会”;有的说配合阿卜杜勒-马利克最新讲话;共同点只有一个:时间、地点、人物,被人捏得死死的。 要做到这一步,至少说明两件事:情报链路在胡塞腹地深扎,投送链路在红海—也门北境开了绿灯。 为什么挑此刻?因为胡塞刚扬过一次旗。8月末,胡塞领袖高调宣布启用“多弹头”弹道导弹能力,随后以军还在评估前一枚从也门射向以色列的弹道导弹是否携带多子弹头。你在战术上抬一寸,敌手就在战略上踩一脚——这就是“宣布—试射—斩首”三连的逻辑闭环。 这刀砍在什么筋上?不是“作战能力”,而是“治理能力”。 战地指挥官阵亡,部队还能靠惯性打;但总理、外事、信息、司法、能源、青年体育等文官链条被一锅端,胡塞的行政与对外接口瞬间断电——谁签文件、谁接外援、谁统筹部落网络、谁给国际组织出面?以色列显然不满足于“消耗弹药”,而是要“消耗组织”。 更要命的是心理战。胡塞过去最引以为傲的是反渗透与保密——在沙特与美军的天眼之下硬撑十年,这不是强在火力,而是强在缝合度。 如今被人“点名点房间点时间”地清算,传递出的恐惧远大于战损:以后还敢不敢集中开会?谁是“内鬼”?哪条加密链路被端口镜像了?以色列不一定每次都能砍到这么深,但这一次足够让对方每一步都踩在玻璃渣上。 别把这当成孤立一击。六月,以方在伊朗本土连环斩首;八月底,在也门复制打法。目标从“设施—弹药—发射架”切换到“人—网络—合法性”,这不是战术兴起,是路线升级。 下一步,大概率是“再定点几刀+持续骚扰”,逼迫胡塞把有限的注意力从红海骚扰与飞弹造势上抽回到内部清洗与稳盘。 对伊朗,这一记不只是丢子,是动了棋盘的支点。叙利亚的“代理网”被反复清空,黎巴嫩真主党受内外掣肘难以全压,这回连也门这块纵深也被撬开一个大洞。 德黑兰若补不上“反渗透—反侦察—反投送”的三位一体,只能看着对手按图索骥、各个击破。 胡塞会怎么还手?剧本不难猜:红海—亚丁湾方向的反舰导弹/无人机袭扰抬频率,找一艘“以色列相关”的船开刀刷存在;陆上零散火箭弹与巡飞弹“以牙还牙”;舆论上扩散“国际情报联盟针对也门”的叙事,巩固内部凝聚。 但这套组合拳一个致命短板:治理层空心化后,持续性的“打击—补给—宣传—外交”闭环难以维持,容易被对手抓住每一个换气点插针。 外界也别轻言“胡塞已废”。这支力量底层靠的是部落网络与宗教动员,战术上对低空低速无人系统、巡飞弹、海上自杀艇的创新与量产,有其韧性。 真空会被填补,新的文官与指挥接口会长出;但要把“韧性”再缝回“治理”,至少要过三道关:抓内鬼、稳财政、修外联——每一道都不比打一场仗轻。 更大的不确定在以色列:既然证明了“能打、敢打、打得到”,会不会走到“打太多”?斩首战术的副作用是把报复从战场带到航道,把散点火力推向民用航运。 对以色列而言,降低火力压力与维持航运安全是两条并行线,过犹不及。 这不是一场“漂亮的外科手术”,这是一次组织级别的断供。它把胡塞从“能打”拉回“能不能管”;把伊朗从“能供”逼问“能不能护”;也把中东从“战术热闹”按进“战略冷水”。 接下来几周,看三件实事:胡塞的继任团队能否稳定出清单;红海航道的袭扰频率是否陡增;以军是否继续点名点穴。 答案会从统计表里长出来,不会从喊话里掉下来。 参考资料 《以军行动双线升级 胡塞武装、哈马斯高层遭“精准打击”—广州日报》 《[国防军事早报]以军空袭也门胡塞武装高层 伤亡待确认—央视网》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秋恒看军事

秋恒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