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太意外了! 9月3日阅兵主持人还没官宣, 网上就传得沸沸扬扬,说董卿、康

榴芒说娱乐 2025-09-02 08:28:00

家人们,太意外了! 9月3日阅兵主持人还没官宣, 网上就传得沸沸扬扬,说董卿、康辉会主持。可依我看,他俩可能性真不大。 回顾2015年大阅兵,主持人是崔志刚和海霞,都是新闻类节目主持的“扛把子”。

虽说董卿在综艺和文化节目中光芒四射,可阅兵这种庄重场合,权威性和专业性才是关键,新闻类主持人才是首选。 您还记得2015年那天吗?天刚蒙蒙亮,长安街上的路灯还没灭,崔志刚和海霞就已站在镜头前。海霞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亮得像晨露,说“请大家注视天安门广场”时,声音里带着股子沉稳劲儿,听着就让人心里踏实。崔志刚更不用说,播报受阅部队番号时,每个字都咬得倍儿清楚,重音落在“人民军队”四个字上,那股自豪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为啥新闻主播在这种场合更吃香?您琢磨琢磨,阅兵不是春晚,不是诗词大会。镜头扫过的是整齐的方阵,是锃亮的装备,是亿万观众期盼的眼神。这时候的主持,得像老钟表的指针,精准、稳当,不能有半分花哨。新闻主播天天跟时政打交道,播惯了国之大事件,哪句话该沉缓,哪处该昂扬,心里门儿清。就像老木匠刨木头,轻重缓急全在手上的准头,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 董卿是好主持,《朗读者》里她一开口,“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听得人心里暖洋洋。可您想啊,阅兵现场需要的不是“暖洋洋”,是“硬邦邦”的力量感。她的风格像春日里的柳丝,柔美中带着温情,放在阅兵场,就像给钢枪系上了丝带,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康辉呢?他是新闻联播的台柱子,专业没得说。可您留意过没?他播新闻时,眉头总带着点紧绷的认真,像在解一道复杂的算术题。阅兵主持得有股子舒展的大气,得能把“国之威严”和“民之自豪”揉在一块儿说出来。康辉的劲儿,更像精密的齿轮,少了点能让人跟着热血沸腾的松弛感。 您猜怎么着?2015年选崔志刚和海霞,不是没道理。崔志刚跑过十几年战地报道,见过真枪实弹,说“致敬先烈”时,眼神里有故事;海霞主持《新闻联播》多年,大场面见得多,镜头突然切到观礼台的老兵,她能顺嘴接上“这是穿越时空的致敬”,反应快得像按了快进键。这种临场的稳,是靠日复一日的积累磨出来的。 那这次可能是谁?依我看,李梓萌说不定有戏。这姑娘主持《新闻联播》时,语速快却不飘,说“我国国防实力稳步提升”时,透着股子干练劲儿,像出鞘的剑,亮得很。还有刚强,他播国际新闻时那股沉稳劲儿,说“人民军队守护万家灯火”,肯定能说到大伙儿心坎里。 说白了,选主持人就像给宴席挑掌勺的。家宴能请做小炒的师傅,国宴就得找擅长硬菜的大厨。董卿、康辉是好师傅,可他们的拿手菜,跟阅兵这桌“大席”,总差着点口味对路。 其实不管是谁站到镜头前,咱盼的都是一场让人热泪盈眶的阅兵。盼着看方阵踏过长安街时的震撼,盼着听那句“为人民服务”的呐喊,盼着所有为国家拼搏的人,都能被好好致敬。 家人们,您心里有属意的主持人吗?是觉得新闻主播更靠谱,还是想看看不同风格的尝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0 阅读:1966
榴芒说娱乐

榴芒说娱乐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