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八路军连长刘洪才到县城侦察敌情,回来时碰到五个民兵,他看了几人一眼,

思念如潮心难安 2025-09-01 23:22:02

1940年,八路军连长刘洪才到县城侦察敌情,回来时碰到五个民兵,他看了几人一眼,顿时察觉到不对劲,便喝道:“站住!” 说起来,刘洪才的人生起点,那是真够低的。他家在四川通江县,穷得叮当响。七八岁的娃,上学是别想了,能给地主家放牛,混口饭吃,就算是不错的出路。那些年的记忆,估计就是牛粪味、泥土香,还有奶奶偶尔省下来的一点白面做的窝头。但这娃不一般,别的孩子叫苦,他却把爬竹子练成了绝活,猴精猴精的。后来,改变他一辈子的红四方面军到了村里,他瞅着那些精气神十足的红军战士,心里就有了谱:跟着走,有饭吃,还能见识大世面。就这么着,放牛娃刘洪才,一头扎进了革命的洪流。 从参加长征开始,那些苦就不用提了,过草地、啃树皮,脚底板磨出的血泡结了痂又磨破。但正是这些经历,把他打磨成了一块好钢。抗战爆发后,刘洪才成了八路军的一名排长。在辽县攻城战里,他那身“童子功”派上了大用场。当时日军火力猛,城墙又高又滑,突击队几次都上不去。刘洪才看着那城墙,忽然想起了家乡的竹林,他自告奋勇,带着几个战士,扛着几根最长的竹竿,摸到了城墙底下。 夜里头黑黢黢的,他第一个顺着竹竿往上爬,那动作,比猴子还利索。上了城头,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几个打瞌睡的日本哨兵,给大部队打开了城门。可惜,战斗太惨烈,日军反扑,飞机轰炸,刘洪才被炸弹掀翻,昏死过去。等他醒来,人已经在后方医院,身上缠满了绷带。 伤好后,他接到了一个更艰巨的任务:潜入日伪军重兵把守的历城县侦察。这地方,盘查极严,想混进去难如登天。同行的人都建议扮成农民或者商人,刘洪才却琢磨出了一个险招:“干脆,咱们就扮成鬼子!”他搞来一套日军军官服,让两个侦察员扮成随行士兵,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朝着城门走去。 城门口的伪军一看这架势,有点蒙,但还是照例上前盘问。刘洪才心里也打鼓,他的日语是半吊子,口音更是一股四川味。伪军听了几句,眼神立马就变了,透着怀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洪才脑子一转,想起日本人那股蛮横劲儿,他猛地抬手,左右开弓,狠狠扇了两个伪军一人一个大嘴巴子,嘴里还用尽全力吼出一句:“八嘎呀路!” 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把那几个伪军给扇懵了。在他们眼里,敢这么嚣张跋扈的,除了真“太君”,还能有谁?于是点头哈腰,赶紧放行。刘洪才就这么带着人,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成功混进城里,顺利与地下党接头,拿到了一份极其重要的情报。 任务完成了,撤退才是真正的考验。回来路上,他们远远看到五个穿着民兵服装的人迎面走来。天色渐晚,荒郊野外,这本是寻常事。但刘洪才心里却“咯噔”一下,他让战友保持戒备,自己则眯着眼仔细打量。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刘洪才从地下党同志那里刚得到消息:日军为了破坏我军的情报网,专门派了一支暗杀队,伪装成八路军或民兵,在根据地周围活动。 难道,撞上了?刘洪才心里飞快地盘算着。他没有声张,反而主动迎了上去,用一口山东话热情地打招呼:“同志们好啊,这是要到哪里去?” 那几个人见刘洪才主动搭话,似乎也松了口气,其中一个领头的回答说:“我们是附近村的民兵,出来巡逻。看你们这身打扮,是刚从城里出来的?” 好家伙,还在套话。刘洪才心里冷笑一声,脸上却不动声色,他想起进城时扇伪军耳光那件事,一个绝妙的计策涌上心头。他故作随意地说:“是啊,城里头那帮汉奸,真是欠收拾!我刚进城门的时候,有个伪军不长眼,被我狠狠抽了两个耳光,让他滚蛋!你们说,我这事办得对不对?” 他一边说,一边死死盯着对方的眼睛。果然,话音刚落,那领头的人脸色瞬间一变,脱口而出:“原来是你!打了我们的人!” 话一出口,他自己也意识到说漏了嘴,但为时已晚。他口中的“我们的人”,显然就是那个被打的伪军内应!伪装被彻底撕破,五人立刻凶相毕露,纷纷拔枪。但刘洪才的反应比他们更快,就在对方暴露的那一刻,他已经大喝一声:“站住!” 同时拔刀出鞘,一个箭步冲向最近的那个人。 战斗在瞬间爆发,又在瞬间结束。刘洪才和他的两名战友都是身经百战的侦察兵,对付这几个训练有素但猝不及防的特务,几乎是压倒性的。一阵短暂的激战后,五名日军特务全部被消灭。 事后,战友佩服地问他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刘洪才只是淡淡地说:“打仗,就是要把眼睛瞪大,把脑子里的弦绷紧。任何一点不寻常,都可能是生与死的差别。” 这句话,是他用无数次生死考验换来的真理。 因为这次出色的表现,刘洪才被提拔为侦察连长。在后来的战斗中,他屡立战功,也多次负伤。这位从四川大山里走出来的放牛娃,用他的智慧和勇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更令人敬佩的是,这位老英雄一直活到了2014年,在四川巴中安然离世,享年104岁。

0 阅读:1
思念如潮心难安

思念如潮心难安

思念如潮心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