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给你糖吃。”1937年,日寇为了劝降抗日名将王凤阁,打起了他5岁儿子的主

运赛过去 2025-09-01 16:35:34

“小孩,给你糖吃。”1937年,日寇为了劝降抗日名将王凤阁,打起了他5岁儿子的主意。没想到孩子一句话,令日寇气急败坏。 王凤阁出生在1897年,吉林省通化县一个普通人家,那时候家里条件还行,他从小就上学,1916年进了当地中学。家里人注重教育,让他明白点事理。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队占了东北,王凤阁看不下去,就辞了原来的差事,回家准备干点实事。1932年,他把家产卖了,凑钱买枪,在红土崖一带拉起队伍,成立了辽宁民众义勇军,大家推他当头儿。这支队伍到处讲抗日道理,揭日军的老底,号召老百姓一块儿对付外来敌人。 那年5月,王凤阁带人打下柳河镇,还收编了方春生和唐聚五的队伍,力量壮大了。他当上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司令,在海龙和柳河周边转战。日伪军老想抓他,贴告示悬赏,还调兵围剿。王凤阁他们人少,就搞游击战,利用山里地形熟悉的优势,跟敌人兜圈子。从1932年到1937年,队伍打了上百场仗,弄得日伪军损失不小。 比如1932年6月,伪军司令田德胜带两个营去孤山子抓人。王凤阁提前安排好,士兵扮成农民,在路边埋伏。敌人一来放松警惕,结果突然挨打,四百多人被俘,武器也抢了不少,这事儿让队伍士气高涨。1933年7月,日军三千多人堵老岭山区,王凤阁让手下占高点,从上往下打,日军死伤一大片。打完就撤,敌人追了二十多天也没影儿,只好灰溜溜回去。 日伪军吃亏多了,就找当地土匪当眼线,收集情报。1937年3月,有叛徒告密,王凤阁在大南岔沟的位置露了。日军派重兵围上来,王凤阁带人抵抗几天,伤亡重,只好退到小南岔沟。敌人追得紧,队伍弹药用光,最后就剩王凤阁和几个战士。他老婆张氏和四岁儿子小金子也在这时候被抓,一块儿落网。 被抓后,日伪军当晚摆酒,想拉王凤阁投靠。王凤阁不干,直接推翻桌子,骂他们是卖国贼。敌人气坏了,连夜把一家三口押到通化县城监狱。在牢里,日军对王凤阁用刑,打得他全身是伤。他没松口,敌人就转而针对孩子。小金子才四岁,日军拿糖果哄他,想从小孩这儿找突破。小金子拒绝了,说不吃日本鬼子的东西。这话让日军恼火,劝降彻底失败。 日军之前试过各种办法,先是用高官厚禄许诺,王凤阁不理。他们还抓了王凤阁的岳母一家,拷打他们来施压,王凤阁还是不屈。伪军头子亲自来劝,带信的老师也来,王凤阁都回绝了。监狱里,日军轮番审问,王凤阁保持沉默。转向孩子时,宪兵不止一次拿饼干糖果试探,小金子每次都推开,坚持不碰。 日军决定杀害王凤阁一家。1937年4月6日,他们押三人去通化柳条沟刑场。路上,王凤阁向围观群众喊抗日口号。刑场是玉皇山下,日军先拍照,想掩盖杀小孩的事,把小金子抱一边拍。王凤阁夫妇和小金子先后遇难,王凤阁被砍头,妻子和儿子也被枪杀。尸体就地埋了。 处决后,日伪军在报纸上报导,试图吓唬其他抗日的人。但老百姓没被吓倒,反而流传王凤阁的事迹。大家偷偷纪念他,竖起墓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追认王凤阁为革命烈士。1982年,通化市在玉皇山建了纪念碑,碑上刻了他的生平和贡献。现在,那地方成了教育基地,人们去那儿了解抗日历史。

0 阅读:4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