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和联合国秘书长在中国开会,两个坏消息传来,不是中国不想管 就在两位重量级

理大国迷雾 2025-09-01 14:31:33

普京和联合国秘书长在中国开会,两个坏消息传来,不是中国不想管 就在两位重量级人物在中国商谈国际合作之际,从欧洲方向接连传出了两个对俄罗斯极为不利的消息。 第一是乌克兰首次展示可打击莫斯科的远程导弹,第二是欧盟首次明确表态将出兵乌克兰。 乌克兰的远程导弹,是一款名为“火烈鸟”巡航导弹。 这种射程超过3000公里的武器系统,这意味着乌克兰拥有了可以从本土打击俄罗斯的能力,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关于出兵乌克兰的表态,标志着欧洲对乌支持的质变。 这种从资金、武器援助到直接军事参与的转变,与美国提供的“安全保证”相结合,几乎重构了乌克兰危机的国际参与规则。 冯德莱恩的声明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它代表了欧盟集体立场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单个国家的态度。 面对这两个重大事态发展,正在中国参加上合组织峰会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却保持了相对低调的态度。 古特雷斯最近与泽连斯基的通话中,虽然重申了联合国支持“全面、立即和无条件停火”的原则立场,但在具体行动上,联合国确实显得力不从心。 中国作为上合组织的轮值主席国,正在通过这个平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不过,中国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一直是劝和促谈,而不是选边站队。 俄乌冲突的解决面临两个根本性障碍,一是领土问题难以调和,双方在顿巴斯地区和克里米亚的地位问题上立场截然对立。 二是国际各方利益不一致,美国、欧盟、中国等主要行为体的优先事项和战略目标存在显著差异。 尽管5月16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了双方三年多来的首次直接谈判,并就交换1000名战俘达成共识,但在停火等核心议题上仍然互不让步。 特朗普政府虽然表示愿协助寻找解决问题方案,但实际上可能并不希望中国主导的调停成功,因为这将会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这种情况下,俄乌冲突的解决进程可能会被大国竞争的逻辑所绑架。 对于欧盟可能出兵乌克兰的表态,需要谨慎看待。 欧盟内部在对乌军事支持程度上存在分歧,不同成员国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 一些国家可能支持更积极的军事介入,而另一些国家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这种内部分歧可能会影响欧盟最终的行动能力。 虽然“火烈鸟”导弹的射程确实令人担忧,但乌克兰是否真的会使用这种武器攻击莫斯科,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只要用了,可能招致俄罗斯更强烈的报复,还可能失去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坚持和平促谈的立场,没有像西方那样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也没有像俄罗斯那样公开支持乌东武装。 这种相对中立的立场虽然有时被批评为不够明确,但恰恰是足够中立,才能做出最公平的判断,因为我们本身就不偏向任何一方。 但实际上可能为中国在未来发挥调停作用留下空间。 国际社会需要创造有利于对话的条件,而不是一味升级冲突。 中国并非不想管,而是需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 中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努力,与各方的沟通协调,都是在为和平创造机会,随着局势发展,中国的角色可能会变得更加重要, 解决俄乌冲突不仅关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利益,也关乎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找到通往和平的道路。

0 阅读:85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