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终于认清了现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8月29日坦言称,乌克兰无力通过军事手段完全收复所有领土。 他在基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认为当前选择外交途径解决冲突意味着更少的杀戮、更少的损失,且比发生战争更能快速解决问题。” 2025年8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坦率地承认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乌克兰无法仅凭军事手段全面收复所有失地。 他表示,战争已经让乌克兰付出了沉重代价,继续坚持全面军事解决,不仅意味着更多的流血与牺牲,还可能将国家拖入难以承受的深渊。因此,选择外交途径或许才是更快、更理性的道路。 这番表态,标志着乌克兰战略思路的一次重大转向。 自冲突爆发以来,泽连斯基一直以坚决的姿态面对俄罗斯,强调不放弃一寸土地,强调“战斗到底”。 这种强硬立场曾为乌克兰凝聚了士气,也赢得了西方世界的大量援助。 但随着战争进入持久化阶段,战场的胶着、资源的消耗、民众的压力逐渐凸显。如今的乌克兰,早已不是战争初期那种士气高昂、满怀希望的状态,而是陷入一种持久消耗、难以取胜的困境。 过去两年,乌克兰曾尝试过数次大规模反攻。无论是在南线赫尔松,还是东部顿巴斯,乌军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和物资。 但面对俄军构筑的纵深防御体系,这些反攻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尽管乌军在局部地区取得了一些突破,却始终未能形成决定性的战果。 大量士兵牺牲,先进装备损失严重,而俄军依靠庞大的资源和后备力量,依旧保持着强大的抵抗力。 与此同时,乌克兰对外部援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美国和欧洲国家不断提供军事和财政支持,但援助的节奏与数量,远远难以满足乌军的消耗需求。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西方内部对援助的质疑声音逐渐增多。 欧洲国家面临经济困境,美国国内也存在政治分歧,继续无止境地支持乌克兰,已经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这种环境下,泽连斯基深知,单靠军事解决已不可持续。 正因如此,他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三个支撑点”的战略构想。首先是维持一支能够有效防御的军队,即便无法全面反攻,也必须确保国家安全不至于崩溃。 其次是与西方达成类似“集体安全”的保障协议,用外交条约为乌克兰提供实际的安全屏障,避免再次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最后,则是利用对俄制裁和被冻结的海外资产,推动未来的重建与和平谈判。这种思路,已经从最初的“全面收复”转向“有限目标”,体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泽连斯基强调,外交并不意味着软弱。他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任何空洞的安全承诺,而是要争取真正有约束力的保障。 他不希望乌克兰再次重蹈布达佩斯备忘录的覆辙——当年乌克兰放弃核武器,却换来一纸无力的承诺,最终在关键时刻毫无作用。 这一次,他希望乌克兰能获得切实的防护伞,哪怕不是正式加入北约,也要得到类似的安全机制。 这番表态,也是在回应国内外的现实压力。战争带来的伤亡数字触目惊心,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几乎每天都在基辅和其他城市上演,平民死伤不断。 乌克兰民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冲击,能源、物资和经济体系都陷入困境。虽然大多数民众仍然支持保卫国家,但对长期战争的不安和疲惫感正在加剧。泽连斯基作为总统,必须在坚守领土与保护人民生命之间作出权衡。 在国际社会层面,这一表态或许能缓解部分盟友的担忧。长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提出的“全面收复所有领土”目标感到疑虑,担心这会让战争无限延续。 现在,泽连斯基公开承认现实,强调外交途径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增强与盟友之间的互信,也可能为未来的谈判创造条件。 当然,外交道路并不平坦。俄罗斯一方面声称愿意谈判,另一方面却继续发动猛烈攻势,用导弹袭击乌克兰的城市和基础设施。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实现停火与和平,仍然面临极大的障碍。泽连斯基的表态,更多是为未来的谈判铺路,而不是立刻进入和谈。他清楚地知道,只有在军事上具备足够自保能力,外交谈判才可能有实质性的成果。 这一转向,也将深刻影响乌克兰未来的战略走向。 如果说战争初期乌克兰依靠的是士气与国际同情,那么接下来,他们必须更多依赖的是冷静的外交与现实的安全布局。 乌克兰的目标,可能从“全面胜利”转向“有限保全”,从“夺回所有领土”转向“确保国家存续与安全”。这无疑是痛苦的选择,但也是在现实压力下不得不做的选择。 回顾历史,许多国家在遭遇侵略和战争时,都曾面临类似的抉择。坚持到底固然壮烈,但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整个国家的毁灭。 泽连斯基的话语,像是一种宣告,也像是一种自我警醒。 他终于认清了现实,也让外界看到了乌克兰战略思路的转折。对于深陷战火的乌克兰人民来说,这或许是一线希望;对于整个世界来说,这也是一次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提醒。
泽连斯基终于认清了现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8月29日坦言称,乌克兰无力通过军事手
蓝贵的过去
2025-09-01 10:33:16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