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新墙河阵地打得尸横遍野,谁料,机枪手曹锡猛然发现,200米开外有挺能用的重机枪,他赶紧爬过去架好,正好一百多日军误以为阵地已空,端着枪就往上冲。 那年秋天的长沙北翼,新墙河一线成了中日双方绞杀的生死场。日军第十一军发动猛烈攻势,试图直取长沙,而中国军队依托河岸工事拼死抵抗。 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几乎没有停过,战壕里都是伤员和牺牲的士兵。曹瑟所在的营已经苦战了两天两夜,弹药所剩无几,全营能战斗的不足百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曹锡突然发现日军先前占领后又放弃的一处前沿阵地上,竟然遗留了一挺二四式水冷重机枪。 这种机枪理论射速可达每分钟450发,有效射程超过1000米,是当时中国军队的主力装备。他不顾流弹横飞,低姿匍匐前进约200米,手掌和膝盖都被碎石磨破。 等到曹锡好不容易爬到机枪位置,发现除了机枪本体,旁边还有两箱未开封的子弹。他迅速检查枪械状况,确认能够正常击发后,立即调整射界。 此时,约一个中队的日军正以散兵线向阵地冲来,距离已不足150米。他们显然认为中国守军已经丧失重火力,竟然全部站立冲锋。 曹锡沉着地扣动扳机,重机枪顿时发出怒吼。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打懵了,前排士兵如割麦般倒下,后面的慌忙寻找掩蔽。据战后战报记载,曹锡这次反击至少造成日军四十余人伤亡,成功遏制了敌人的进攻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曹锡并非职业军人出身。他来自河南一个普通农家,1938年自愿参军,经过短期训练后就分到了机枪连。 战友们回忆,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机枪有着特殊的悟性,很快就能熟练掌握射击技巧。那一年,他才22岁。 新墙河阻击战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役中国军队以伤亡万余人的代价,成功阻滞日军进攻步伐一周之久,为后续战局转变争取了宝贵时间。曹锡所在部队战后被授予“钢铁营”荣誉称号。 这场战役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但曹锡这样的普通士兵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依然令人动容。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正是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普通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长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注:本文参考《人民日报》旗下国家人文历史栏目2015年9月刊《第一次长沙会战纪实》)
1939年新墙河阵地打得尸横遍野,谁料,机枪手曹锡猛然发现,200米开外有挺能用
帝王心术
2025-08-31 12:35:35
1
阅读:2241
平凡兔
[赞][赞][赞]
砖家
杀神转世
大 便美丧
致敬英雄!
Xxxxl
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