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家长给孩子定的“交友指南”直接甩我脸上。 上面赫然写着:远离差生,紧盯学霸,睡前还得跟爹妈复盘今天又“利用”了谁。 这哪是交友,这他妈是给孩子写的官场厚黑学。 有意思的是,这种事儿根本不是个例。一个初二女孩,天天被她爹用“今天考了多少分?”当开场白,耳边全是“现在考不好,将来就没出息”的紧箍咒。结果呢?小姑娘日记里写满了“我好累”,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 这帮爹妈亲手在流水线上,制造着一批又一批的“空心病学霸”。 说白了,就是把孩子当成股票,每天盯着K线图,涨了就追加投资,跌了就恨不得立马割肉离场。他们嘴上说着“为你好”,手上却拿着一把叫“焦虑”的电锯,精准地砍掉孩子所有天然的生命力。一个研究数据简直就是把这帮家长的脸按在地上摩擦:被他们天天这么“鸡”的孩子,成绩平均比那些被放养鼓励的,低了整整23%! 荒诞吗?自家孩子被当成对手,同学之间的友谊被标价出售,连交个朋友都要先看对方的成绩单。家长严防死守的所谓“差生朋友圈”,最新的研究却发现,恰恰是培养抗压能力最好的土壤。拥有多元化朋友的孩子,抗压性要高出31%。 一群成年人,一边喊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一边亲手给孩子的精神世界挖坑。 他们忘了,教育从来不是一场百米冲刺的军备竞赛。孩子趴在窗边,看着楼下疯跑的小伙伴,眼里最后一点对世界的好奇,会比成绩单上的分数,消失得更快。 别再用你那套功利的生存法则,去裁剪一个孩子本该五彩斑斓的童年了,他的人生马拉松,才刚刚开始。
在东北接孩子就是头等大事
【1评论】【1点赞】